本文作者:韓國旅游A

韓國大清皇帝功德碑景點火嗎,韓國清朝石碑

韓國旅游A 2024-03-10 2
韓國大清皇帝功德碑景點火嗎,韓國清朝石碑摘要: 本文目錄韓國首都的大清皇帝功德碑有什么故事為啥政府卻禁止毀壞大清皇帝功德碑的廢棄與現(xiàn)狀大清皇帝功德碑的介紹一、韓國首都的大清皇帝功德碑有什么故事為啥政府卻禁止毀壞...

本文目錄

  1. 韓國首都的大清皇帝功德碑有什么故事為啥政府卻禁止毀壞
  2. 大清皇帝功德碑的廢棄與現(xiàn)狀
  3. 大清皇帝功德碑的介紹

一、韓國首都的大清皇帝功德碑有什么故事為啥政府卻禁止毀壞

1636年,后金皇太極自稱為皇帝并建立清朝,當時還是明朝藩屬國的李氏朝鮮拒不承認皇太極的皇位,因此清朝與李氏朝鮮爆發(fā)了戰(zhàn)爭,史稱“丙子之役”,朝鮮史書稱之為“丙子胡亂”。

皇太極親自率領12萬大軍討伐朝鮮,采取了揚長避短的戰(zhàn)略,放棄攻打防備嚴密的金城湯池,發(fā)揮自己在野戰(zhàn)中的優(yōu)勢,長驅直入打到了朝鮮國都漢城(今韓國首都首爾)。朝鮮仁宗棄城而逃,南逃至南漢山城。清軍高歌猛進,僅過了12天就抵達南漢城下,將南漢層層包圍,而朝鮮各方面的軍隊都潰不成軍,無力抵抗清軍。1637年正月三十日,仁宗出城投降,向皇太極行三跪九叩之禮,朝鮮從此成為了清朝的藩屬國。

丙子之役結束后,清軍將領馬夫大就主張讓朝鮮建這座“大清皇帝功德碑”。最初,皇太極對此事的態(tài)度一直搖擺不定,沒有決定是建還是不建。后來朝鮮大臣又主動提出修建此碑,認為為皇太極刻碑頌功的事還是自己主動做的的話好一點,他們說“此等事元無大段利害,而其生光則多矣”。

這句話的意思是:修建這座碑并不會帶來實際上的、大的利害,卻能為大清和朝鮮的關系添光。

清朝撤軍后不久,朝鮮就開始修建功德碑,此碑高達5.7米,比一層樓還要高,碑身長達3.95米,碑寬1.4米,碑身下面還有一個烏龜?shù)氖瘛1恼?,刻的是滿文和蒙古文,碑的背面,刻的是漢語文言文。碑文由朝鮮大臣擬定,然后送去清朝審閱,經(jīng)過一番修改后最終擬定,再刻在碑身上,滿文和蒙古文的內容由漢語文言文翻譯而成。

可能是因為修建此碑的工程量太大,又催的太急,也可能是因為修建此碑太過恥辱,修建石碑的人經(jīng)常逃亡,工程也一拖再拖,一直到第二年才建好(1938年)。

朝鮮大臣都反感功德碑,仁宗讓張維等四位大臣擬定碑文,他們有的故意亂寫一通,有的故意寫的生澀難懂,有的干脆自稱生病無法寫文,都認為此文若是由自己擬定而成是一種恥辱。碑文最后由李景奭寫成。

碑文擬定好后,要先把內容寫在碑上,再由篆刻者刻好。朝鮮的書法家和篆刻家都不愿意做這份差事,互相推諉,都不愿意與功德碑扯上任何關系。

最后一直拖到了1639年的12月,功德碑才徹底建成。仁宗賞賜參與建造功德碑的人,朝鮮的史書評價說:“拿了這些賞賜的人,倘若還有一點士大夫的忠君愛國之心,都會把賞賜看成恥辱!”

功德碑建成后,仁宗又下令修建了歷史上有名的迎恩門。

大清崇德元年冬十有二月,寬溫仁圣皇帝以壞和自我,始赫然怒,以武臨之,直搗而東,莫敢有抗者。……皇帝乃優(yōu)之以禮,拊之以恩,一見而推心腹,錫賚之恩,遍及從臣。禮罷,即還我寡君于都城,立召兵之南下者,振旅而西,撫民勸農(nóng),遠近之雉鳥散者咸復厥居,詎非大幸歟?……

大清朝崇德元年冬季十二月,寬厚、溫和、仁慈、圣明的清朝皇帝(皇太極)認為朝鮮主動破壞了清、朝的兄弟關系,于是勃然大怒,派兵討伐朝鮮,清軍直搗而東向,沒有敢抵抗他們的人。韓國日本景點

當時我寡德的君主(仁宗)棲身在南漢,恐懼地堅守了五十天。當時東南方的軍隊都分崩離析,西北方的軍隊不能行進一步,南漢城內的糧食也快吃完。

在這種情況下,清軍若是選擇攻城,那么定會像寒風吹散落葉、爐火燒盡毫毛一樣簡單,然而皇帝不認為殺生是武德,把施恩布德看得更重要,于是送來命令說:“來投降的話,我就保全你。否則,我就把南漢夷為平地!”

我寡德的君主對大臣們說:“我曾與大國(大清)結為兄弟之國,至今已經(jīng)有十多年了。因為我的昏庸無能,自己招來了上天的討伐(清軍伐朝鮮),讓百姓成為砧板上的魚肉,這些罪過全在我一人身上。皇帝卻不忍心殺我,還寬恕我,我怎敢不聽命,以保全宗廟、安定百姓?”大臣們都認同,然后仁宗帶領幾十位騎士去謝罪。

皇帝用優(yōu)待的禮節(jié)接見他們,用德安撫他們……過后,就讓我寡德的君主回到國都,立刻讓南下的清軍回師,朝鮮四散而逃的百姓得以重新返回家園,這難道不都該感謝皇帝高尚的恩德嗎?

丙子之役是清朝主動進攻朝鮮,然而這石碑上朝鮮大臣所寫的內容,則是把導致兩國開戰(zhàn)的過錯全部歸在了朝鮮身上韓國紅葉景點。遭到了別人的入侵,卻要自己宣傳說:“過錯全都在我。”還要為別人刻碑頌德。也難怪韓國要將這個功德碑視作國恥了!

功德碑佇立在漢城兩百多年,一直有士卒保護,清朝的使者每次到朝鮮,都要參觀一下這個功德碑。

一直到1895年甲午戰(zhàn)爭清朝戰(zhàn)敗后,清朝的勢力被逐出朝鮮,朝鮮的開化黨人帶頭把這個幾百年的國恥推倒,將功德碑拆除。功德碑原址逐漸沉入地面之下。

當時的人評價道:“當年樹立這個石碑,現(xiàn)在拆毀這個石碑,其實都是被外國逼迫的。”……韓國旅景點

到了1931年,沉入地面下幾十年的石碑偶然被挖掘了出來;到了1956年,韓國文教部長認為“有這種醒目的國恥不宜”遂將其重新埋了起來;到了1963年,又因為一場洪水的沖刷,石碑又重見天日,韓國政府下令保護石碑。

二、大清皇帝功德碑的廢棄與現(xiàn)狀韓國明洞景點

1、1894年,甲午中日戰(zhàn)爭爆發(fā),清朝勢力被逐出朝鮮。朝鮮在甲午戰(zhàn)爭之初雖然就已被拉入日本陣營,宣布不再向清朝貢,但猶持觀望態(tài)度,寄希望于清朝戰(zhàn)勝。等到清軍被全部逐出以后,朝鮮對清朝徹底失望,此時以樸泳孝為首的主張反清獨立的開化黨人被日本扶植上臺,開始全面清算中朝宗藩關系的遺存,如頒布《洪范十四條》、拆除迎恩門、推倒大清皇帝功德碑等。大清皇帝功德碑的推倒是在1895年2月,與拆除迎恩門同時進行。當時開化派人士金嘉鎮(zhèn)(丙子胡亂時殉節(jié)的金尚容后裔)豪情萬丈地說:“今而后足雪累朝皮幣之辱,而報臣子之私讎,開化之利何如?”當時刑曹參議李南珪因不滿日本侵略而掛冠遠引,途中目睹大清皇帝功德碑被拆除時賦詩曰:“昔時三田渡,有碑屹如植;今日三田渡,有碑沙中踣。踣豈非更快?所嗟由人逼!舊恨新憤難洗盡,江流日夜無終極。愿言執(zhí)殳為前驅,北踏燕云東日域。歸來斫得丈余珉,銘我萬年君王德?!?/p>

2、此后大清皇帝功德碑逐漸埋沒地下。1931年該碑被掘出,1956年,韓國文教部長認為此碑是民族恥辱的象征,再度將其埋入地下。1963年,因洪水的肆虐,大清皇帝功德碑又一次出現(xiàn)在人們眼前。人們認為此碑作為文化遺產(chǎn)和民族恥辱的象征應該被銘記,所以被當作史跡保護了起來。1983年,漢城市在該碑周圍建立公園。

3、2007年2月3日,也就是丙子胡亂后的370年,大清皇帝功德碑遭到韓國民族主義者的破壞。破壞者用紅色油漆在碑的正面寫上“철”(韓文“撤”)、“370”,背面寫上“거”(韓文“去”)、“병자”(韓文“丙子”)。27日,39歲的犯人樸某被捕。此人曾在當年1月因為甲午農(nóng)民戰(zhàn)爭的原因破壞了古阜郡守趙秉甲建立的石碑,他聲稱對韓國政府處理“恥辱碑”的做法非常不滿,認為該碑應該被撤去,或者轉移到其他地方去。2007年6月15日,大清皇帝功德碑被修復完成。

4、2008年,韓國對大清皇帝功德碑原來的位置進行考證,文化財廳決定將碑移到樂天世界大樓后面、松坡區(qū)蠶室洞47號石村湖水西湖東北方向的綠地上。原碑座下修建的描繪朝鮮仁祖向皇太極行三跪九叩之禮的銅板,文化財委員會認為沒有文物價值,將其撤去。

三、大清皇帝功德碑的介紹韓國景點大全

大清皇帝功德碑(穆麟德:Daicing gurun i Enduringge Han i gung erdemui bei,朝鮮語:대청황제공덕비)是1639年朝鮮王朝在首都漢城(今韓國首爾)附近建立的石碑。1637年,清朝皇帝皇太極發(fā)動丙子胡亂,征服朝鮮,而后要求朝鮮為其立功德碑,于是兩年后該碑被豎立在今大韓民國首爾特別市松坡區(qū)的三田渡,故通稱為“三田渡碑”或“松坡碑”。碑高5.7米,長3.95米,寬1.4米,上有螭首,下有龜趺,碑文由漢、滿、蒙三種文字構成,記述與歌頌了皇太極平定朝鮮并加以懷柔的“恩德”。1895年,“大清皇帝功德碑”被推倒,1963年復立,2008年被搬到松坡區(qū)蠶室洞樂天世界大樓的后面。該碑被列為大韓民國指定史跡之一,編號為第101號,全稱為“三田渡清太宗功德碑”。歷來韓國人將此碑當作“恥辱碑”看待。

韓國大清皇帝功德碑景點火嗎,韓國清朝石碑

韓國大清皇帝功德碑景點火嗎,韓國清朝石碑

文章版權及轉載聲明

作者:韓國旅游A本文地址:http://alpeva.com/hanguo/post/20430.html發(fā)布于 2024-03-10
文章轉載或復制請以超鏈接形式并注明出處韓國旅游網(wǎng)

閱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