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一、學韓語要多久
1、新語匯教育作為深圳市專業(yè)小語種培訓教育機構(gòu),其開設的課程主要針對在職人員和在校學生。
2、采取小班授課的形式和“以學生為主”的交際教學法,著重為每位學員打下扎實的語言基礎,全方位提高對語言的實際應用能力,開設的語言培訓課程包含有:德語、日語、韓語、法語等多種小語種培訓,教學方式靈活多樣,注重品質(zhì)和教學效果。
3、如果你也是熱情于學習語言和教授語言的同道中人,歡迎你加入我們的團隊,共同發(fā)展。一站式出國留學攻略
二、學日語和韓語那個更好
1、那要看你喜歡韓國還是日本,你喜歡一個國家就會對這個國家的事物感興趣,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2、其實韓國語歷史不過千余年,且與其他語系不相符。
3、韓語(朝鮮語)的系屬一直都是學術(shù)界爭論的焦點,基本上可以有三類的觀點:
4、第一類觀點認為朝鮮語屬于阿爾泰語系,韓半島國家多持此類觀點,僅僅因為朝鮮語有阿爾泰語系的語言特征。流音不會出現(xiàn)在本土詞匯(固有詞)的首個音節(jié)上。元音調(diào)和,黏著語的特征。
5、朝鮮語的這三個語言特征為該觀點提供了支持。但是朝鮮語跟阿爾泰語系的其他語言之間的同源詞匯卻非常少,反對該觀點的學者一般都以此作為反駁的力證。
6、第二類觀點認為朝鮮語跟日語共屬于日本語系。持該觀點的學者們認為朝鮮語的文法與日語的文法有相似。二者之間語法較為相似,都是主語,賓語,謂語。.除此之外,韓語,日語均有大量的漢語借詞(韓語的70%,日語中很多),和較為接近的文法,使得學者認為二者屬于一個語系.
7、第三類觀點認為朝鮮語跟日語一樣,都是孤立語言,他們跟世界上已知的語系都沒有關(guān)聯(lián)。持該觀點的學者們以“同源詞問題”支持著該觀點。此觀點為主流觀點。
8、除了上述三類觀點以外,還有學者認為朝鮮語應當屬于印歐語系、達羅毗荼語系。
9、ㅏ:嘴自然張開,舌頭接觸下齒齦,但不要貼上,嘴唇不要緊張,也不要成圓形。發(fā)音與漢語拼音的“a”
10、ㅑ:先發(fā)“ㅣ”,然后迅速滑到“ㅏ”。
11、ㅓ:口形比“ㅏ”小一些,舌后部稍微抬起,嘴唇不要緊張,也不要成圓形。
12、ㅕ:先發(fā)“ㅣ”,然后迅速滑到“ㅓ”。
13、ㅗ:嘴稍微張開,舌后部抬起,雙唇向前攏成圓形。與漢語拼音的“o”相似,但比“o”口形要小且圓。
14、ㅛ:先發(fā)“ㅣ”,然后迅速滑到“ㅗ”。
15、ㅜ:口形比“ㅗ”小一些,雙唇向前攏成圓形。與漢語拼音的韻母“u”相似。
16、ㅠ:先發(fā)“ㅣ”,然后迅速滑到“ㅜ”。
17、ㅡ:嘴稍微張開,舌身稍向后縮,舌前部放平,舌后部略向軟腭抬起,嘴唇向兩邊拉開。與漢語拼音中“zi,ci,si,ri"的韻母的發(fā)音。練習時可先發(fā)“zi”,然后,舌尖稍微往后縮,這時就可發(fā)出“ㅡ”。找到感覺后可直接發(fā)音“ㅡ”。
18、ㅣ:與漢語拼音的“yi”相似。
19、ㅐ:嘴張的比“ㅏ”要小一些,嘴唇向兩邊拉緊一點,舌尖頂住下齒,舌面抬起靠近硬腭,這時舌面左右兩邊夾在上下齒之間,舌面與硬腭形成扁的橢圓形。
20、ㅒ:先發(fā)一個“ㅣ”,然后迅速滑到“ㅐ”,即可發(fā)出此音。
21、ㅔ:口形比“ㅐ”要小一些,嘴唇兩邊放松,舌尖頂住下齒,這時舌面硬腭之間比“ㅐ”圓。與漢語拼音中“ye,jie”的韻母e發(fā)音。
22、ㅖ:先發(fā)一個“ㅣ”,然后迅速滑到“ㅔ”,即可發(fā)出此音。
23、ㅘ:先發(fā)一個“ㅗ”,然后迅速滑到“ㅏ”,即可發(fā)出此音。
24、ㅚ:嘴張的與“ㅗ”相同,但舌位及舌形與“ㅔ”相同。練習時,先發(fā)一個“ㅔ”,然后變一下口形再發(fā)一個“ㅚ”,就這樣可以交替練習。
25、ㅙ:先發(fā)一個“ㅚ”,然后迅速滑到“ㅐ”,即可發(fā)出此音。
26、ㅝ:先發(fā)一個“ㅜ”,然后迅速滑到“ㅓ”,即可發(fā)出此音。
27、ㅞ:先發(fā)一個“ㅜ”,然后迅速滑到“ㅔ”,即可發(fā)出此音。與漢語拼音的“yue"相似。
28、ㅟ:口形與“ㅜ”相同,但舌位及舌形與“ㅣ”相同。練習時,先發(fā)一個“ㅜ”,然后變一下口形再發(fā)一個“ㅟ”,就這樣可以交替練習。
29、ㅢ:先發(fā)一個“ㅡ”,然后迅速滑到“ㅣ”,即可發(fā)出此音。
30、ㄱ:發(fā)音時,將舌面后部抬起,使舌根接觸軟腭,堵住氣流,然后放開,使氣流沖出而發(fā)聲。它與漢語拼音的“g”相似,但力度要小一點。
31、ㄴ:發(fā)音時,先用舌尖抵住上齒齦,堵住氣流,然后使氣流從鼻腔中留出來,同時舌尖離開上齒齦,震動聲帶而發(fā)音。它與漢語拼音的“n”相似。
32、ㄷ:發(fā)音時,先用舌尖抵住上齒齦,堵住氣流,然后舌尖離開上齒齦,使氣流沖出,爆發(fā)、破裂成聲。它與漢語拼音的“d”相似。
33、ㄹ:發(fā)音時,先使舌尖和上齒齦接近,然后使氣流通過口腔,這是舌尖輕輕振彈一下而發(fā)聲。與漢語拼音的“r”相比,舌尖靠前的,而且舌尖也不可卷起來。
34、ㅁ:發(fā)音時,首先緊閉嘴唇,堵住氣流,然后使氣流從鼻腔中流出的同時,雙唇破裂成聲。它與漢語拼音的“m”相似。
35、ㅂ:發(fā)音時,雙唇緊閉并稍向前伸,堵住氣流,然后用氣流把雙唇?jīng)_開,爆發(fā)成聲。它與漢語拼音的“b"相似,但力度稍輕一點。
36、ㅅ:發(fā)音時,舌尖抵住下齒,舌面前部接近硬腭,使氣流從舌面前部和硬腭之間的空隙處擠出來,磨擦成聲。它與漢語拼音的“s”相似。
37、ㅇ:做為字的首音時不發(fā)音,只是起到裝飾作用。
38、ㅈ:發(fā)音時,舌尖抵住下齒,舌面前部向上接觸上齒齦和硬腭堵住氣流,使氣流沖破阻礙的同時,磨擦出聲。它與漢語拼音的“z”相似。
39、ㅊ:發(fā)音時,方法與輔音“ㅈ”基本相同,只是發(fā)音時要用爆破性的氣流推出。它與漢語拼音的“c"相似。
40、ㅋ:發(fā)音時,方法與輔音“ㄱ”基本相同,只是發(fā)音時要用爆破性的氣流推出。它與漢語拼音的“k"相似。
41、ㅌ:發(fā)音時,方法與輔音“ㄷ”基本相同,只是發(fā)音時要用爆破性的氣流推出。它與漢語拼音的“t"相似。
42、ㅍ:發(fā)音時,方法與輔音“ㅂ”基本相同,只是發(fā)音時要用爆破性的氣流推出。它與漢語拼音的“p"相似。
43、ㅎ:發(fā)音時,使氣流從聲門擠出,這時聲帶磨擦就發(fā)出此音。它與漢語拼音的“h”相似。
44、ㄲ:發(fā)音時,與輔音“ㄱ”時基本相同,只是力度上要大一點。韓國包車都有啥
45、ㄸ:發(fā)音時,與輔音“ㄷ”時基本相同,只是力度上要大一點。
46、ㅃ:發(fā)音時,與輔音“ㅂ”時基本相同,只是力度上要大一點。
47、ㅆ:發(fā)音時,與輔音“ㅅ”時基本相同,只是力度上要大一點。
48、ㅉ:發(fā)音時,與輔音“ㅈ”時基本相同,只是力度上要大一點。
49、第一條國語的拉丁字母標注以標準的國語發(fā)音為基準。
50、第二條盡量避免使用拉丁字母以外的符號和字母。
51、日語通常把漢字和平假名混合書寫,外來詞和某些其他的詞則用片假名書寫。學生從一開始就應當掌握日語的普通寫法和讀法,而羅馬字拼音可以有效地用來作為一種輔助手段,直至完全掌握了平假名為止。
52、用羅馬字拼寫日語有幾種不同的體系。其中訓令式(“官方體系”)可以認為是最完備的,而黑本式對于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學習日語則較為容易應用。利用黑本式能較容易地從英語語音體系轉(zhuǎn)換成日語語音體系。除此之外,大多數(shù)日英詞典使用黑本式。
53、下面對日語語音的描寫包括:①平假名,②羅馬字,③發(fā)音描寫韓國大田包車。
54、講西班牙語和意大利語的人會發(fā)現(xiàn)日語的短元音--a、i、u、e、o的發(fā)音與那些語言很相近。長元音-aa、ii、uu、ei、ee或者oo的發(fā)音長度為短元音的兩倍(盡管ei經(jīng)常被發(fā)作兩個元音)。長短元音間的區(qū)別很關(guān)鍵,因為它會改變一個詞的意思。
55、輔音是k、s、sh、t、ch、ts、n、h、f、m、y、r、w、g、j、z、d、b和p。摩擦音sh(如英語中的"shoot")和破擦音ch、ts和j(分別如英語中的"charge"、"gutsy"和"jerk")被當作單輔音。g的發(fā)音通常都如英語"game"中的濁輔音,而不是"gene"中的那種g的發(fā)音。
56、與英語一個主要區(qū)別是,日語沒有重讀的重音:每個音節(jié)的重音相同。英語音節(jié)有時會被拉長,但在日語中,一連串的音節(jié)在發(fā)音時如節(jié)拍器一樣規(guī)則。跟英語一樣,日語有一種高低聲調(diào)的重音系統(tǒng)。
57、假名中最基礎的是五十個清音,稱為“五十音”,它們每五個一行,一共是十行。下面就是“五十音圖”了,它是以日語發(fā)音和平假名的基礎,拗音的列表是五十音圖的擴展,全體則是用平假名表示日語發(fā)音的基本單位(拍)的一覽表。
58、五十音圖中,豎排的叫做“段”,橫排的叫做“行”,每一行或列以它們該行或列的第一個假名命名。另外,加括號的假名是和其它重復的。を與お同音不同字,不過を只用于助詞中。下面來看看用日語的羅馬字組成的五十音圖。
59、注明:斜線之前是該行該段所對應的羅馬字,即訓令式羅馬字。而斜線后是該假名的讀音,即平文式羅馬字。
三、沈陽故宮的導游詞(韓國語)
친애하는친구,선양도심의중심부에있으며,거기에청나라궁전의엄숙한솟은건물이있다.이것은오늘날의대상이다-국립고궁박물관선양.건설시간에따라레이아웃과함께,심양황궁건설의세부분,즉도로,도로,서부도로로나눌수있습니다.오늘,우리는순서에따라이함께있다.우선동부빌딩을방문했다.심양황궁의독특한아키텍처와특별한역사와가정에서해외유명인사와함께,이색채,건축물의가장큰다양성,장엄한에서가장독특한오래된사원전에우리의주요정책.
各位朋友,在繁華的沈陽古城中心,有一座巍峨莊嚴的清代宮殿建筑群。這里就是我們今天的目的地——沈陽故宮。
依建筑時間和布局,沈陽故宮的建筑可分為三部分,它們分別是東路、中路、西路。今天,我們就按這個順序。首先參觀東路建筑。
沈陽故宮以其獨特的建筑藝術(shù)和特殊的歷史而聞名中外,在這片絢麗多彩,雄偉多姿的建筑群中,最古老,最具特色的就是我們面前的大政殿。
大政殿草創(chuàng)于1625年,是處理國家政務和舉行慶典活動的主要場所之一。大政殿為八角重檐攢尖式建筑,外形近似滿族早期在山林中狩獵時所搭的帳篷。在大政殿的房脊上,還飾有八個蒙古力士,牽引著八條鐵鏈,象征著“八方歸一”。正門前的大柱上,盤旋著兩條翹首揚爪的金龍,是受漢族敬天畏龍思想的影響,以龍代表天子的至尊無上。大政殿建筑特點的多樣性,體現(xiàn)了多民族文化的融合。金龍盤柱,盡顯中原之風;八位力士又流露了濃郁的蒙古色彩;而亭帳式的風貌,則是滿族古老文化的延續(xù)。
作為最早使用和最為重要的宮殿之一。許多重大歷史事件都以大政殿為舞臺上演。1643年,六歲的順治皇帝在大政殿繼承帝位,并于次年在此頒布了出兵令,命攝政王多爾哀兵入山海關(guān)直搗中原,最終完成了滿清一代的一統(tǒng)大業(yè)。
大政殿兩側(cè)南向,十王亭呈燕翅排列。錯落有致,如眾星拱月,南寬北狹,似無窮無盡,象征兵多將廣,萬世綿延。十王亭是清朝入關(guān)前左右翼王和八旗旗主在皇宮內(nèi)辦公的地方。它們與大政殿構(gòu)成了一組亭子式的院落建筑,反映了滿族獨特的軍政體制——八旗制度,這在中國的歷史上堪稱獨步天下。遠在努爾哈赤立國之初,凡遇軍國大事都由汗王與八旗貝勒大臣共同討論決定。努爾哈赤定都沈陽后,在修建宮殿時便將這種“君臣合署辦公”的制度固定化。以建筑的形式表現(xiàn)了八旗制度和“八和碩貝勒共治國政”的政體及軍事民主的思想。因而形成了大政殿、十五亭這組獨特的建筑,為中國宮殿建筑史寫下了空前的一頁。
各位朋友,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中路。從1626年皇太極繼承汗位,即續(xù)建皇宮,形成沈陽故宮的中路建筑。中路建筑前起大清門,后至清寧宮,院落三進,獨成一體。
大清門是沈陽故宮的正門,為皇帝臨朝前,文武百官候朝的地方。它便是演義小說中俗稱的“午朝門”。大清門的屋頂滿鋪黃琉璃瓦并襯以綠色剪邊,既保留了以黃為尊的傳統(tǒng)觀念,又體現(xiàn)了滿族對故鄉(xiāng)山林的深厚眷念。從而形成了區(qū)別北京故宮的一個特點——宮殿頂覆以黃琉璃瓦鑲以綠色剪邊。韓國包車雪場
穿過大清門,北望便是崇政殿。崇政殿俗稱“金鑾殿”,是清太宗皇太極舉行日常朝會的地方。
1635年,皇太極下令將族名‘女真”改為“滿洲”。1636年皇太極在崇政殿登基稱帝,上尊號“寬溫仁圣”,將國號“金”改為“清”年號“天聰”改為“崇德”。
各位朋友,古代宮殿建筑布局講究“前朝后寢”。看過了皇帝上朝的金鑾殿,請大家隨我去參觀帝后的寢宮。
穿過崇政殿兩側(cè)的左右翊門,舉目可見位于3.8米高臺之上的鳳凰樓。樓后為帝后寢居的后宮——臺上五宮。與崇政殿對比又形成了沈陽故宮不同于北京故宮的特點——“宮高殿低”。而北京故宮則恰恰相反,是“殿高官低”。
鳳凰樓為宴飲、議事之所,是當年沈陽城的最高建筑,詩稱“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可謂十分貼切。登上鳳凰樓俯瞰四周,萬般景物盡收眼底,可飽覽盛京全景,也可觀賞日出?!傍P樓曉日”是當年著名的盛京八景之一。鳳凰樓門洞上方懸有“紫氣東來”匾,為乾隆皇帝御筆。而乾隆皇帝則是借用這個典故寓意大清的國運興起于東方。
各位朋友,穿過鳳凰樓底層的通道后,我們就進入了后妃居住的臺上五官。
臺上五官是清寧宮、關(guān)雎宮、麟趾宮、衍慶宮、永福宮。
現(xiàn)在請大家隨我參觀皇太極和皇后的寢宮——清寧宮。
清寧宮東梢門稱“暖閣”,是帝后的臥室。暖閣內(nèi)分南北二室,二室均設火炕。1643年八月初九,皇太極在暖閣內(nèi)駕崩,終年52歲,后葬于沈陽昭陵,即北陵。
清寧東次間開門,是典型的滿族民居——口袋房,西四門南西北三面都設火炕,稱“萬字炕”。與漢族有所不同的是,滿族人將煙囪建在屋后,而且從地面向上壘起。這種“口袋房,萬字炕、煙囪豎在地面上”的建筑特點具有濃郁的滿族風格了。
各位朋友,現(xiàn)在請隨我去參觀西路建筑。西路建于1782年至1783年,主要包括:戲臺、嘉蔭堂、文溯閣等。
說起文溯閣,我們不能不提到乾隆皇帝和《四庫全書》。出于加強文化統(tǒng)治的需要,乾隆皇帝于1772年下詔訪求天下藏書,歷經(jīng)十余年時間編成一部大型叢書。該書分經(jīng)、史、子、集四部,所以稱為《四庫全書》。書修成后,抄錄七部,在全國建七座藏書閣分別收藏,沈陽故宮的文溯閣便是其中之一。
提起宮殿建筑,我們很容易想起“紅墻綠瓦”、“金壁輝煌’這類詞匯。而文溯閣卻與眾不同,屋頂用黑琉璃瓦鑲綠剪邊,整個建筑以黑綠兩色為主色調(diào),這與它的用途是分不開的。文溯閣藏書忌火,依據(jù)五行字說立色配飾,裝修取《易經(jīng)》“北方壬癸水”其色屬黑,因此屋頂用黑色琉璃瓦,寓意水從天降,消滅火災韓國慶州景點。
文溯閣外觀為兩層,內(nèi)部實為三層,書架上的木盒稱函匣,用于收藏書籍。目前文溯閣的《四庫全書》保存在甘肅省圖書館。
看到這里,我們今天的參觀已經(jīng)接近尾聲。沈陽故宮的三路建筑是分期建造的,布局卻是一氣呵成,完整和諧。特別是三路建筑分別代表了“八和碩貝勒共治國政”、“皇太極南面獨尊”、“康乾盛世”三個時期社會發(fā)展的基本特征?!敖ㄖ悄痰臍v史”,從總體來看,沈陽故宮以建筑的方式反映了滿族政權(quán)和滿族社會由崛起——興盛一高度發(fā)展的歷史進程。
各位朋友,我們的參觀就要結(jié)束了,希望故宮之行能給您留下美好的回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