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韓國旅游B

韓國首爾漢城旅游,韓國首爾旅游注意事項

韓國旅游B 2024-03-25 2
韓國首爾漢城旅游,韓國首爾旅游注意事項摘要: 本文目錄漢城是首爾嗎漢城首爾有哪些景點漢城和首爾是一個城市嗎一、漢城是首爾嗎問題一:漢城就是首爾嗎?中文名稱:首爾特別市...

本文目錄

  1. 漢城是首爾嗎
  2. 漢城首爾有哪些景點
  3. 漢城和首爾是一個城市嗎

一、漢城是首爾嗎

問題一:漢城就是首爾嗎?中文名稱:首爾特別市

英文名稱:Municipality of Seoul

百度資料・・漢城就是首爾・・只是漢城以前是中文名字取的・・所以韓國最后把名字正式更改為首爾

問題二:漢城和首爾有什么區(qū)別?這兩個地名都是同一個地方:韓國的首都、韓國在古代是中國的附屬國、故首都取名“漢城”、后因中國國力衰微、韓國逐漸崛起、又把首都改為“首爾”、望采納~

問題三:漢城為什么改名首爾?網(wǎng)上搜集到的東西,整理了一下,希望可以幫到你,O(∩_∩)O~:韓國漢城市市長李明博2005年1月19日在漢城市***舉行記者招待會,宣布把漢城市的中文名稱改為“首爾”,“漢城”一詞不再使用。

李明博說,絕大多數(shù)國家都將“SEOUL”按照與英文標記相似的發(fā)音來稱呼,漢語中的華盛頓、倫敦、莫斯科也都是根據(jù)這些地名的固有發(fā)音來標記的,只有漢城的中文名稱一直沿用古代名稱“漢城”。漢城市經(jīng)過一年多的意見征求,確定用新的中文名稱“首爾”取代“漢城”。

韓國***從1992年起就一直在進行“????”的中文名稱的制訂工作,擬訂的對應中文包括“首爾”和“首午爾”。2004年1月專門成立了“漢城中文標識改善委員會”來決定中文名稱。經(jīng)過層層篩選,2005年1月18日,該市市議會通過使用與“Seoul”發(fā)音相近的“首爾”作為這個城市的中文名稱,并要求韓國***公文、出版物、網(wǎng)站、機場和車站、公路路標的中文版本都使用“首爾”來代替“漢城”。這樣,具有500馀年歷史的“漢城”這個名稱開始成為歷史。改名的決定公布不久,香港及臺灣的傳媒大部份已經(jīng)逐漸轉(zhuǎn)用“首爾”這個新的名稱;中國***正式宣布了改名這個消息,但直至2005年底并不常使用“首爾”這個新名。不過在此期間,一些民辦傳媒及報刊先開始采用“首爾”,部分官方媒體(如新華網(wǎng))也已經(jīng)開始使用。還有一些處在過渡期,如寫成“漢城(首爾)”。2005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和外交部發(fā)出《關于韓國首都漢城中文譯名變更為“首爾”的通報》(民發(fā)[2005]149號)。2005年10月底,中國大陸多數(shù)***機關、商業(yè)機關,以及許多媒體、出版物,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中央電視臺等已經(jīng)開始先后采用“首爾”這個名稱,原名“漢城”不再使用。一部份韓國民眾質(zhì)疑市議會是否有權更改本國首都的漢語名稱,并指如果韓國首都的中文譯名改變,將使華人世界對于韓國首都的稱呼造成混亂。韓國民眾質(zhì)疑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首爾”主要是根據(jù)現(xiàn)時漢語普通話的譯音,但漢字也是在漢語各方言間,以及韓、日、越南語的一些時候使用的,如果音譯的話,會造成很多使用漢字的地區(qū)對“首爾”兩字讀音發(fā)生混亂,如粵語讀為sau2 yi5,和韓語讀音差別很大。用上海話讀的話,發(fā)音成sew2 el3。而“首爾”兩字按韓語中漢字的讀音也成了“????”(Su-i),也是和韓語讀音差別很大。有人提出如果根據(jù)韓語????采用漢字“西蔚”或“徐蔚(徐羅伐)”(韓語讀作????,即Seoul)則不會有此問題,可以在使用漢字的地區(qū)和時間上保持一致。

中國方面,一些學者認為此舉說明韓國企圖擺脫歷史上中國文化的影響。因為“漢”由古之今代表主導中國的漢族,而“漢城”可能被認為是“漢族的城市”。不過,依照國際慣例,各國地名的中文翻譯,如該國有其要求,一般都給予尊重。另一類似例子為1985年科特迪瓦(象牙海岸)***要求世界各國人士稱呼其國名為科特迪瓦而非意譯之象牙海岸。另外根據(jù)中國地名委員會制定的《外國地名漢字譯寫通則》第三條規(guī)定,各國地名的漢字譯寫,以該國官方文字的名稱為依據(jù)。所以,使用“首爾”是符合這一通則的。

問題四:漢城和首爾是一個地方嗎?是的韓國首都首爾(Seoul,舊譯“漢城”)是韓國政治、經(jīng)濟、文化和教育的中心,也是全國陸、海、空交通樞紐。位于朝鮮半島中部、地處盆地,漢江迂回穿城而過,距半島西海岸約30公里,距東海岸約185公里,北距平壤約260公里。全市南北最長處為30.3公里,東西最長處為36.78公里,總面積605.5平方公里,人口1027.7萬(2003年)。(英:Seoul,舊譯“漢城”英:Hansong) 2005年1月,首爾(舊譯“漢城”)市市長李明博在市***舉行記者招待會,宣布把漢城市的中文譯名改為“首爾”,“漢城”一詞不再使用。首爾歷史悠久,古時因位于漢江之北,得名“漢陽”。14世紀末朝鮮王朝定都漢陽后,改名為“漢城”。近代朝鮮半島受日本殖民統(tǒng)治期間,漢城改稱“京城”。1945年朝鮮半島光復后,更名為朝鮮語固有詞,羅馬字母標記為“SEOUL”,語意為“首都”。首爾全市被海拔500米左右的山和丘陵所環(huán)繞,市區(qū)的40%是山地和河流。整座城市北部地勢較高。北漢山、道峰山、鷹峰構成了一道天然屏障。東北部有水落山、龍馬峰,南部有官岳山、三圣山、牛眠山等,東南部和西部是百米左右的丘陵,形成了首爾的外廓。城市的西南部為金浦平原。城中部由北岳山、仁旺山、鞍山等環(huán)繞成內(nèi)廓,中間形成盆地。因而首爾地勢險要,是韓國重要的軍事要塞和物資集散地、陸運交通樞紐、國際航空站、韓國***機關及金融、企業(yè)、文教事業(yè)和宣傳機構均云集于此。首爾集中了韓國的各種企業(yè)總數(shù)的29.7%,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的28.8%,金融、機關、商店總數(shù)的41.6%,批發(fā)零售額的37.4%。首爾市內(nèi)包括首爾大學在內(nèi)的36所本科高等院校,占韓國大學總數(shù)的35%,大學生總數(shù)的2/3.首爾也是歷史上著名的古都。百濟、高句麗、新羅和高麗等王朝,都曾在此建都。韓國第一大江──漢江自東向西穿城而過,把首爾分為南、北兩部分,流經(jīng)市區(qū)的河流長度約41.5公里,寬度為400─1000米,水深達6―10米。江中由沖積而形成的兩個島嶼──汝矣島(約7平方公里)和蠶島上建有韓國最大的汝矣島廣場和全市最高的建筑物、63層的國會議事堂及使館區(qū)。首爾作為首都已有近600年的歷史,相傳公元前18年,百濟始祖溫祚王南下在今城址上修筑慰禮城定都,后改稱首爾。公元392年─475年高句麗占領這一地區(qū),將漢江南北地區(qū)稱為北漢山州,把現(xiàn)在首爾附近稱為南平壤。7世紀中葉,新羅統(tǒng)一朝鮮后,將此地編入漢山州。高麗成宗(公元960─997年)將此地升格為楊州牧(高麗12牧之一),1068年又將其升格為三小京(西京、東京、南京)之一的南京,成為城市。1104年建成南京新宮,1308年升格為漢陽府。李氏王朝李成桂1393年在此大興土木,1394年遷都此,稱首爾府。1910年日本強占時,改稱京城府。1945年朝鮮半島光復后,更名為朝鮮語固有詞,羅馬字母標記為“SEOUL”,語意為“首都”。1949年8月,韓國將首爾定為“首爾特別市”。首爾的經(jīng)濟自20世紀60年代開始迅速發(fā)展,60年代初,韓國實行外向型經(jīng)濟發(fā)展戰(zhàn)略,扶植大企業(yè),大力發(fā)展出口加工工業(yè),實現(xiàn)了經(jīng)濟起飛。此外,首爾還大力發(fā)展旅游業(yè),首爾與日本、東南亞及歐美各國有航線相連,各國游客可方便地自由來往首爾與歐美各國之間。在國內(nèi),首爾同釜山、仁川等主要城市也有高速公路相通,交通十分方便。首爾―仁川線是韓國第一條現(xiàn)代化高速公路。首爾―釜山高速公路途經(jīng)水原、天安、大田、龜尾、大邱和慶州等工業(yè)中心城市,標志著韓國在擴建其交通運輸網(wǎng)絡使其現(xiàn)代化的努力邁出了重要的一大步。首爾地下鐵路有5條線,......>>

問題五:漢城和首爾有什么關系?改名所引發(fā)的爭議 2004年,時任漢城市市長的李明博提出把“漢城市”的中文譯名改為“首爾”。隨后2005年1月,韓國***通過決議,“漢城”一詞不再使用,改稱“首爾”。為此此事引發(fā)有關學者和***的爭議,本詞條以公正客觀為原則,將正反兩方觀點分別陳述:贊同方:古今中外,一個城市,一個國家名稱變更,是常見的普遍現(xiàn)象,如中國首都曾幾次變更名稱,直到現(xiàn)代正式定名為北京,國際上此類現(xiàn)象舉不勝數(shù),如近年非洲國家扎伊爾改名為民主剛果,俄羅斯圣彼得堡幾易城市名稱等等,我們***也及時接受新名,而不是繼續(xù)使用舊稱稱呼其地,為何?就是對***國家的尊重。“名從主人”是各國翻譯和轉(zhuǎn)寫外國人名地名所必須遵循的一條基本原則,中國地名委員會制定的關于外國地名中譯通則中明確規(guī)定“外國地名的漢字譯寫,以該國語言的標準音為依據(jù)”,又有“以該國官方文字的名稱為依據(jù)”的明確條例。而且中國歷來對使用漢字的國家地區(qū)地名始終是沿襲'名從主人'的原則,同樣中國城市改名,周邊的漢字國家也予以尊重和支持。漢字在公元3世紀傳播到朝鮮半島,韓國人民開始使用漢字為韓語地名注音,后來直接使用漢字為城市命名。歷史上的首爾。也曾幾經(jīng)更名,公元前18年,百濟在此修筑“慰禮城”,設為國都,其城池雛形開始發(fā)軔。474年,高句麗擊退百濟,于此地設置“北漢山郡”(*注:韓語中Han[譯為漢或韓]為大和無限之意)。668年,新羅打敗高句麗,統(tǒng)一朝鮮半島,北漢山郡改為“漢山州”,隨后又直稱“漢州”。 935年,高麗滅新羅,先是改其為“南京”,后因其漢山之南漢江之北的方位,改稱“漢陽”。1393年,朝鮮王朝決定以此為都,遂大興土木,用心構建,從此定名為“漢城”(韓語讀音Hansung)。1910年,朝鮮半島淪為日本殖民地,日本將“漢城”改為“京城”(日語讀音Keijo)。1945年日本投降,朝鮮半島光復。韓國人民改“京城”為韓語固有語地名“Seo Ul(意為首都)”,雖然口稱它為“首府”,卻因沒有對應漢字,僅用韓文拼寫,Seoul遂成了朝鮮半島唯一沒有漢字標記的城市。從此西方國家用“Seoul”稱呼該城市,使用漢字的日本也用非漢字的片假名ソウル(日語中用來標記外來語或地名等專有名詞的文字)來稱呼Seoul,這也是日本唯一非日文漢字標記的韓國地名,而華人世界因Seoul沒有對應漢字,故長期使用歷史上的舊稱“漢城”來標記Seoul()。這個韓語固有地名Seoul,長期成為韓國境內(nèi)唯一沒有法定中文對應名稱的地名(據(jù)說中國大陸曾短期使用過音譯名“蘇烏”,但不久,為了與其他華語地區(qū)統(tǒng)一,便沿用了朝鮮王朝時期的舊稱“漢城”)。當然,在韓國民間,雖然韓文固有地名已頒布實行,可是因沒有漢字名字對應,也屢見使用非法定漢字地名“漢城”指代Seoul。這從當時的韓國中文出版物和老照片等影音資料里找到例證。但也因使用非統(tǒng)一的法定漢字名稱而帶來了“地名混亂”。如韓國首都有兩所大學,一是Seoul大學(韓國第一高等學府),另一是漢城大學(Hansung,首都的私立大學),在漢字表述中全部標記為“漢城”大學,這就造成交往的混亂。中韓建交之后,隨著兩國交往的加深和頻繁,類似的混亂也層出不窮,而對Seoul城市的漢譯錯誤地名,也不符合中國法定的外國地名翻譯原則,2005年初,韓國***正式以法定的形式將韓國唯一沒有漢字對應的首都名稱用漢字“首爾”標記,也明確宣布不再使用舊稱“漢城”,而“漢城”也就成了韓國首都首爾的歷史地名,如'北平'僅僅是北京的歷史地名,而不是今天的名稱一樣,中國人......>>

問題六:漢城是現(xiàn)在的首爾嗎韓國旅游好? 1月19日,韓國首都漢城市市長李明博在新聞發(fā)布會上宣布,漢城市的正式中文名稱已改為“首爾”,不再稱“漢城”。為何不再稱漢城呢?對漢字文化圈的人來說,使用了600年的稱呼,突然要被抹去,確實是有些納悶和費解的。首先,韓國首都的位置沒有變更,何況遷都計劃已被否決。其次,用韓文書寫和稱呼的Seoul也照舊,改變的只是要中國和世界華人不再用“漢城”來稱呼它而已。換言之,這是針對華人的一項片面通告。李明博市長列舉了三大理由,說明韓國首都為何不應再稱“漢城”。第一,世界絕大多數(shù)國家都按Seoul英文標記的發(fā)音來稱呼韓國首都,唯獨中國人按古代名稱將之稱為“漢城”。第二,漢城改名已有百年歷史,中國人繼續(xù)稱它為漢城,不符國際慣例。第三,韓中交往日益頻繁,Seoul與漢城發(fā)音不一,含義也不盡相同,使用就帶來了“很大的混亂”。比如,韓國有兩家大學,一是Seoul大學,另一是漢城大學,中國人都稱它為漢城大學,這就造成交往的混亂。對“漢”過敏癥?漢城當局在去年1月間成立了“Seoul漢語新標記委員會”,原本計劃半年內(nèi)選出一個“發(fā)音相近,意義良好”的全新中文名字。不料,6月發(fā)表初選結果之后,新名稱就石沉大海,直到今年1月才正式宣布以“首爾”取代漢城。李明博市長說,“首爾”的發(fā)音接近韓語Seoul實際發(fā)音,意思又是“第一城市”,相信中國人會很快熟悉這一新名稱。韓國的地名,由韓國人來決定,是天公地道的事,何況又是首都,純粹是韓國人的“家務事”,外國人當然是不容置喙,而且必須給予尊重。但是,熟悉中韓關系,特別是韓國獨特民族性格的人,并不作如此單純的解釋。首先,漢城市是首都,但市長卻是民選的,市長能否代表中央***宣布,“漢城中文不能稱漢城”?第二,中國人翻譯外國地名,甚至國名,除了音譯,也可以意譯,比如德國的慕尼黑、美國的舊金山、檀香山、英國的劍橋、牛津等等,既有歷史背景,也有約定俗成因素。無論如何,規(guī)定中國人如何用華文來表達,卻有干涉文化內(nèi)政之嫌。第三,“漢城”這個名字,并非中國人所起,是朝鮮王朝的開國皇帝李成桂所定。史載,李成桂1394年從開京(現(xiàn)開城)遷都漢陽,從此將它正式命名為“漢城”。朝鮮半島過去從吸收中國文化,使用中國漢字,前后已超過2000年。即使朝鮮王朝第四代國王世宗,于1443年創(chuàng)立了朝鮮式的拼音方塊字――“朝鮮諺文”(也稱韓文),包括戰(zhàn)后全面排斥漢字的諺文主義興起,它的語言文化政策就一直在左右搖擺。漢城非漢城,難怪有人會懷疑,又是對“漢”字產(chǎn)生過敏癥的表現(xiàn)。不過,取消了“漢城”,還有“漢江”從它心臟地區(qū)日夜流淌,不是理還亂?有人從歷史的角度來分析,認為“漢城”每次改名,幾乎都跟韓國人的民族心態(tài)有直接或間接的關聯(lián)。1394年李氏王朝在此建都,改名漢城,讀音是朝鮮式訓讀Hansung。1910年朝鮮半島淪為日本殖民地,日本又將它改名“京城”,讀音是日式訓讀Keijo。1945年朝鮮半島獲得解放,大韓民國又建都漢城,雖然口稱它為“首府”,卻不寫漢字,僅用韓文拼寫,Seoul遂成了朝鮮半島唯一沒有漢字標記的城市。尊重漢城當局的決定過去,世界華人一直把韓國首都稱為漢城,一是漫長歷史的約定俗成,二是根據(jù)韓國官方印發(fā)的中文資料,以為它的正式名稱就是“漢城”。所謂“百年前就不再稱漢城”,顯然是言過其實。當然,我們應尊重漢城當局的決定,從此稱呼漢城為“首爾”。但是,“首爾”是新創(chuàng)的中文譯名。從朝鮮的文化、歷史,到半島的環(huán)境現(xiàn)實,所有地名、人名仍然是以漢字為基礎起名稱呼的,即使南北朝鮮都不在日常生活中繼......>>

問題七:韓國人為什么把“漢城”改為“首爾”?本人在韓國留學,至于首爾改名這件事,純粹是韓國人的狹隘民族自尊心作祟,漢城的韓語發(fā)音正為shouer。但是在長久以來中國的譯名一直為漢城、漢城可以讓人聯(lián)想到中國、會讓人以為韓國人在崇拜、模仿中國、在韓國最近的去漢化運動中、韓國下令禁止使用漢字,在此之前韓國跟日本一樣,街頭、課本都用漢字標示?,F(xiàn)在四十歲以上的韓國人也全部都會寫繁體漢字。在去漢化運動中,韓國人要徹底脫離中國的文化、使用它們的純韓國語、還要求中國***將漢城的譯名改為首爾。總之其他理由未免顯得有些冠冕堂皇,韓國民族的狹隘自尊心與小氣的性格導致如此。

問題八:為什么韓國漢城改名首爾 2005年1月19日,韓國漢城市市長李明博舉行記者招待會,宣布把漢城市的中文名稱改為“首爾”,“漢城”一詞不再使用。李明博解釋說,絕大多數(shù)國家都將“Seoul”按照與英文標記相似的發(fā)音來稱呼,隨著韓中兩國的往來與交流日益頻繁,“漢城”名稱造成的混亂越來越多。

漢城市經(jīng)過一年多的意見征求,確定用新的中文名稱“首爾”取代“漢城”。

韓國為何改稱本國首都“漢城”的中文名字?韓國漢城市市長李明博等韓國官方人員的解釋比較牽強。因為即使改換了“漢城”漢語的名稱為“首爾”,也存在著翻譯上及使用習慣上的混亂問題。況且,漢語中的外國地名也不都是以發(fā)音為根據(jù)翻譯的,如英國的牛津、劍橋等并非完全是音譯,美國的鹽湖城(SsltLakeCity)、阿肯色州的小石城(LittleRock)等完全是意譯。

“漢城”的稱呼則沿用了韓國古代歷史王朝的用法。1394年,李成桂將都城從開京遷移到了漢陽,正式命名為漢城(Hansung)。這一名稱在漢語中至今已經(jīng)使用了六百多年。二戰(zhàn)結束以后,韓國將漢城稱為韓國語的“首都”(Sieur),英文音譯為Seoul,但是韓國的書面漢字仍然寫作漢城。因此,可以說,韓國這次改換首都的漢語名稱絕非像表面上解釋的那樣簡單,而是包含深刻的原因和其他方面復雜的考慮。

隨著19世紀末民族主義的崛起,韓國國內(nèi)就出現(xiàn)了不能正確認識本民族文化和客觀評價中國文化對韓國民族文化影響,而擺脫漢語文化影響的思潮。韓國在二戰(zhàn)以后,民族主義思潮進一步發(fā)展,曾以法律規(guī)定,以韓國的表音字為專用文字。從1970年起,韓國小學、中學教科書中的漢字被取消,完全使用表音文字。

隨著韓國經(jīng)濟的崛起,這種極端的民族主義情緒進一步發(fā)展,在1988年漢城奧運會召開之前,韓國***曾經(jīng)下令取消所有牌匾上的漢字標記,以強調(diào)韓國的民族文化。

只是到了1999年2月,金大中總統(tǒng)才下令部分解除對漢字使用的限制。但對于這種解禁措施,韓國國內(nèi)也存在著激烈的反對勢力,他們擔心這種措施將導致漢字的泛濫與韓國文字的消亡。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韓國改稱“漢城”的中文名字是本國民族主義在新形勢下的延續(xù)和發(fā)展的表現(xiàn)。

另外,“漢城”是中國人幾百年前至今一直習慣稱謂的名字。雖然它由韓國古代的先人所起,但現(xiàn)代的韓國人總覺得不是本國的名稱,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中國的漢朝。對于漢朝,一些韓國人又缺乏正確的歷史觀,認為漢武帝在朝鮮(專題,圖庫)設立的四個郡是對朝鮮半島的侵

問題九:韓國首爾是不是漢城?以前叫做漢城,他們?yōu)榱嗣撾x中國文化的影響,改名為首爾

二、漢城首爾有哪些景點

首爾有著600年的悠久歷史,是韓國的首都,是韓國的政治、經(jīng)濟、社會、文化和教育中心,起著核心作用。首爾的建筑既古老又現(xiàn)代,既有景福宮等朝鮮古代宮殿,也有最尖端的綜合文化設施。此外,明洞、奧歐亭洞等購物街和豐富多彩的表演設施也是世界聞名的。自朝鮮時代(1392-1910)以來,首爾一直是韓國的首都,約有600年的歷史。朝鮮時代的首爾叫漢陽,日本占領后1945年大韓民國成立時漢陽改名為首爾。

首爾是韓國的經(jīng)濟、政治和文化中心。它被漢江分成南北兩部分。北部是首爾的歷史文化中心,南部的商業(yè)氛圍相對更濃。首爾舉辦過1986年亞運會、1988年奧運會和2002年世界杯。它是一座現(xiàn)代化的國際城市。首爾的旅游景點主要有朝鮮五大古代宮殿和祠堂,以及韓城世界杯體育場、63號樓、漢江、南山、北韓山國家公園、大學路、仁寺洞等。著名的購物場所包括梨泰院、明洞、幽鷗亭、南門和東門等。首爾郊區(qū)的景點,如首爾游樂場、愛寶樂園、加勒比海灣、韓國民俗村、水原花城、南韓山城等也值得一去。充滿活力的人群,繁華喧鬧的城市,迷人的自然景觀,悠久的歷史文化,這些都是首爾的名字。充滿活力的首爾處處呈現(xiàn)出激動人心的景象。

無論是漫游優(yōu)雅豐富的故宮遺址,還是置身于大自然的懷抱,整個旅程都會給游客留下生動的印象和新奇的感受。首爾作為韓國的首都,是一個超級大都市,人口約1000萬,占全國總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摩天大樓坐落在市中心,漢江兩岸的高檔公寓星羅棋布,呈現(xiàn)出現(xiàn)代化的都市景象。這座古老的宮殿仍然保留著當年的壯麗景象。與高層建筑混合在一起的傳統(tǒng)韓式瓦房古色古香,盡顯建筑的線條之美。韓國傳統(tǒng)建筑善用五色,和諧而不雜,風格獨特。這大概就是首爾風情迷人的原因吧。緩緩流淌的漢江像一條玉帶穿城而過;供人們閑逛和小睡的樹蔭公園;喧囂中充滿了生命;迷人的傳統(tǒng)民間舞蹈景福宮是一座著名的古代宮殿,位于韓國首都首爾鐘路區(qū)。

它是李朝的祖先李成桂于1394年建造的。中國古代,《詩經(jīng)》年,有一句詩君子萬世,結爾靜夫,此寺因此得名。正殿是勤政殿,景福宮的中心建筑,李朝所有的國王都曾在這里處理國家事務。此外,還有思政廳、干青廳、康寧廳、交泰廳等。宮內(nèi)還有一座10層的拜天奪石塔,造型典雅,是韓國的國寶之一。景福宮外有圍欄,長3626米,高6.7米。南面是光華門,東面是建春門,西面是秋瀛門,北面是神武門。華門內(nèi)有李猩門,李猩門外有一條東西向的運河。

這條河橫跨一座精致的金川大橋。在皇宮花園的荷塘中央,有一座石舟慶典樓,曾是國王宴會上招待賓客的亭子。1553年,皇宮北角的一部分被大火燒毀,皇宮花園的大部分建筑在日軍入侵時被毀。到1865年重建時,只有10座宮殿完好無損。南青瓦臺的政治中心青瓦臺最顯著的特征就是它的鏝刀。到了青瓦臺,首先看到的就是主樓的抹子。青瓦臺主體建筑背靠北岳山,弧形屋頂非常漂亮。就像青瓦臺代表韓國一樣,城堡和弧形屋頂代表城堡。青瓦臺由主樓、賓館、綠色花園、無限花園、七宮等組成。它應該

主樓的城樓和弧形屋頂是青瓦臺最具代表性的地方。青瓦臺有15萬座城樓,每座都可以持續(xù)100年以上。主樓右側是春秋館。春秋館的屋頂由傳統(tǒng)的瓷磚制成,現(xiàn)在被用作總統(tǒng)會見記者的地方。主樓的左邊是招待所,是招待外賓的地方??偣灿?8根石柱,氣勢磅礴。這里綠草如茵,一望無際的花園,是散步的好去處,也是歷任總統(tǒng)種植紀念樹的地方,其中最著名的是大約有300年歷史的松樹。無限花園是游客拍照的好地方,尤其是在7月至10月無限鮮花盛開的季節(jié)。

此外,廂房里還有更多的東西可以參觀,那里陳列著外國朋友送給總統(tǒng)的禮物。參觀這里是免費的,你還可以在紀念品柜臺買到臺灣的紀念品。另外,別忘了去參觀七宮,這是朝鮮時代的七座傳統(tǒng)宮殿和雅致的庭院。2001年對外開放后,吸引了大量游客。宋瓦臺的曲徑通幽為整個青瓦臺增添了幾分美感。這條路從景福宮一直延伸到松和臺,左邊是景福宮的石墻,右邊是美術館和高樓。景福宮邊上的小路,石墻林立,古樹參天。這的確是散步的好地方。

秋天,地上的落葉給人一種浪漫的感覺。另一邊有現(xiàn)代、金湖等著名美術館,還有香香的咖啡館。如果你想在晚上欣賞美麗的風景,最好的地方就是這里的餐廳。這家餐廳的內(nèi)部裝飾非常現(xiàn)代。其中一面墻是玻璃的,可以看到景福宮的石墻和美麗的天空。壽宮位于首爾最繁華的街道,以迷人的石墻路聞名。首爾的宮殿中,只有德島宮與西式建筑并肩而立,形成了別樣的風景。壽宮原為李成宗(1469-1494)的哥哥岳山大君(1454-1488)的住所。廣海君(1575-1641)即位后,將其改名為景云宮,使其具有皇家宮殿的外觀。

后來改名為德壽宮。德壽宮門口的大漢門是禁河,河上有禁河橋,寬到國王可以開車通過。和殿是法堂,古色古香,充分展現(xiàn)了它的古老歷史。寺廟的屋頂上畫著兩條龍。一般來說,龍腳趾的數(shù)量表示龍的等級。在中國和韓國,五爪龍象征國王,七爪龍象征皇帝?;舻钍枪夂>腿首?1595-1649)曾舉行登基大典的地方,故命名為基佐殿。大廳前的匾是高宗在1905年登基后親筆書寫的。咸寧殿是高宗皇帝的寢宮,它的名字意味著祈求皇帝的永久和平?,F(xiàn)在改建成東邊的皇帝房,西邊的皇后房。

_宣是最早的西式建筑,建于1900年。高宗曾經(jīng)在這里喝咖啡,放松身心,后面有一條狹長的秘密地下通道,通往俄國人的住所,至今依然存在。石廟和靜觀軒是青云宮現(xiàn)存的西式建筑。它們最初是由英國人建造的,屬于一家英國公司。它們完成于1910年,日本于1905年控制了朝鮮。

高宗天皇去世后,這座石頭建筑大廳成為日本藝術作品的展廳,對公眾開放。解放后,1946年5月,美蘇聯(lián)合委員會在這里開會?,F(xiàn)在石樓博物館的東館是皇宮文物陳列館,西館是國立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的分館,昌德宮位于首爾鐘路區(qū)的昌景宮和昌德宮一起,是李朝的另一個宮殿。世宗(1397-1450)于418年登基后,建造了壽康宮以支持退位的唐太宗(1367-1422)。這是長庚宮幼稚的造型。日本天皇占領時期(1910-19450年),長景宮降級為長青園,而

任政大廳與其他主要大廳的不同之處在于其屋頂獨特的圖案形狀。那是當時日本為了降低朝鮮皇室的等級而畫的圖案,所以在其他屋頂上看不到。以日月五岳為背景的鄭玄殿,擁有現(xiàn)存宮殿中唯一的青瓦一角,十分顯眼。1997年被定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也是《大長今》所在地之一。

常德宮后花園的秘密花園值得一去。它與昌德宮同時建造。它由芙蓉閣和周和樓組成,這是韓國最常見的圖片,并保留了韓國宮殿最傳統(tǒng)的庭院風格。常德宮建于朝鮮王朝第三代唐太宗時期,寓意德發(fā)揚光大,傳承后世。是當時修建的五座宮殿中保存最完好的宮殿。因此,《大長今》年皇宮的場景會在這里拍攝,這也讓這座古老的宮殿再次吸引了喜愛大長今的各國游客的強烈關注。

地址:首爾中路區(qū)臥龍洞1號交通:3號線安國站下車,朝侯元(米源)方向步行2分鐘,或5號線3街站6號出口下車,穿過天堂店步行至昌德宮,約10分鐘。門票:3000韓元(玉流川線路5000韓元)。開放時間:9: 15~ 17: 15(每年11月至次年3月,09: 15~ 15: 45)。11點和15點有中文導游。周一不營業(yè)。有韓語、日語、英語等的導游時間。早上9點到下午4點,所以去之前請確認一下所需語言的時間。作為星璇大學君主的私人住宅,云溪宮是朝鮮皇帝高宗即位前居住了12年的地方。

后來,高宗即位后,通過大規(guī)模擴建和修繕,將其提升為皇宮。高宗12歲即位后,隨著小蕓宮名稱的誕生,大元君府不斷擴建改造,形成了壯觀的小蕓宮。高宗皇帝于1863年12月即位后,次年9月,為舉辦大型活動修建了翼——老安堂和老樂堂,并于1870年修建了后室二老堂,使陰天宮的規(guī)模堪比皇宮。此外,為了方便皇宮和陰天宮之間的交流,他還建造了皇帝高宗曾經(jīng)走過的大門和促進宣的大庭院。君主有很大的權力,不僅可以在中央政府,而且可以在全國各地直接行使。為了順利行使權力,他不經(jīng)過國家官僚機構,直接在云宮掌握國家大事。如今,朝鮮王朝后期統(tǒng)治者營造的政治改革的緊張氣氛,在云溪宮已經(jīng)無法體會。

現(xiàn)在只是一個小規(guī)模的歷史遺跡。目前,云殿內(nèi)有文物及其他生活用品展廳,云殿藝術展覽,參觀者絡繹不絕。尤其是每年10月28日舉行的《高宗與明朝皇帝的儀式》現(xiàn)場演出,每周日在云殿宮的大院子里舉行周日藝術舞臺,非常受歡迎,甚至還有外國常客。云宮不是宮殿,是皇室親屬居住的地方,但名義上也叫宮。如果說皇宮是伴隨著皇宮里的政治和生活的話,那么云秀宮就是皇室的親屬,也就是李占英一家生活居住的地方。高宗在12歲之前一直住在云溪宮。

他登基后,對其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重建和修建,并將其升級為宮殿。從此,云宮被改造成了四個大門,其雄偉氣勢絲毫不亞于皇宮。但在被日本天皇占領和朝鮮戰(zhàn)爭后,云溪宮遭到破壞,只剩下現(xiàn)存的部分,規(guī)模很小。云宮正門右側是一長排瓦房,名為壽支舍,主要是負責云宮管理、保安、雜務的人居住的地方。在筆直的房子后面,有一扇大門,還有

1866年,高皇帝與明成皇后在此成親,明成皇后在此受教為公主。最鼎盛的時候有四個宮門,分別是正門、后門、敬門、禮門,現(xiàn)在只剩下一個后門了。秦公門是大皇子進宮的專用門,秦鏡門是皇帝出入的專用門。然而,這兩個門都已不存在,但它們的根基仍留在日本文化院旁邊。

舊音樂廳的左側是小蕓宮的內(nèi)室,是第二個舊大廳。這是格蘭德歐夫人住的地方。形似口,從外面進去很麻煩。是中央的院落和庭院,一側是獨立的空間,一口古井。此外,云宮內(nèi)還陳列著各種物品,從中可以看出當時的一些情況。地址:首爾中路區(qū)云泥洞114-10交通:乘坐地鐵3號線,從安國站4號出口步行3分鐘。電話:82-2-766-9090時間:09: 00-19: 00。仁寺洞仁寺洞曾是朝鮮時代教授教授繪畫的繪畫系所在地??梢哉f是朝鮮時代(1392-1910年自日本占領韓國后期,仁寺洞兩個沒落階級拿出家當變賣換錢,于是這里就產(chǎn)生了一些古玩店。從20世紀70年代后半期開始,仁寺洞逐漸成為買賣文化商品的文化街。后來這里逐漸形成了畫廊街、美術館、古玩街。

它因其古老而珍貴的傳統(tǒng)商品而被稱為首爾的韓國。目前,仁寺洞已成為訪韓外國人參觀的第一個旅游勝地,因此越來越出名。自1999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到訪這條街以來,她在全世界都享有盛譽。仁寺洞以中央大街為中心,周圍有很多胡同,數(shù)量多,密度大,是仁寺洞的特色韓國旅游景點。這些胡同里面有很多畫廊、傳統(tǒng)工藝品店、古代藝術品店、傳統(tǒng)茶葉店、傳統(tǒng)餐廳、咖啡館等等。任棟的商店有自己的經(jīng)營方式,很受年輕人和中年人的歡迎。

交通:首爾地鐵1號線鐘路3街站下車,步行5分鐘。首爾地鐵1號線中閣站3號出口,步行3分鐘。首爾地鐵3號線安國站6號出口,步行1分鐘??矗?仁寺洞兩端和中間都有旅游咨詢中心。工作人員可以提供多國語言的咨詢服務,還有仁寺洞的地圖,肯定是有的。任棟有很多小巷,所以如果你有地圖的話最好找個地方去。*公共廁所在仁寺東街兩端的游客咨詢中心旁邊。*胡同里有很多著名的仁寺洞。要想找到胡同深處的名勝,最好帶上起點仁寺洞,終點仁寺洞中央大街,中間是游客咨詢中心的地圖。

仁寺洞每周日10:00-22:00為無車一條街。這時,它就變成了一個文化空間,與市民分享它的樂趣。這一天,不僅現(xiàn)有的店鋪會營業(yè),街上還會舉行傳統(tǒng)的表演和展覽,賣麥芽糖和算命的老爺爺也會出現(xiàn)在這里。更多來這里找樂子的外國人蜂擁而至。為了享受韓國傳統(tǒng)文化,這些外國游客會在傳統(tǒng)商店里看看古董或買一些古畫。我也會在街上買一些麥芽糖或者傳統(tǒng)的洋蔥煎餅。很多外國人會完全沉浸在這個城市中心的這種傳統(tǒng)魅力氛圍中。*每年10月舉行的仁寺洞傳統(tǒng)文化節(jié),在這里可以看到各種文藝表演。

游客還可以參加扔鍋游戲、制作年糕等活動,是體驗韓國傳統(tǒng)文化的好機會。曹溪寺曹溪寺是韓國禪宗的中心,但它位于首爾市中心。從繁華的中路街區(qū)到安國站,曹溪寺不遠。一進廟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些優(yōu)雅的古樹。大雄寶殿前的槐樹和白松都是近百年的老樹。其中,槐樹高26米。夏天,茂密的枝葉在陽光下投下巨大的陰影,將寺廟裝點得更加安靜。白松是一種古老的樹木設計

大雄寶殿建于1938年,比景德鎮(zhèn)宮的秦征殿更大更宏偉。在大廳里,不僅可以看到釋迦牟尼的塑像和虔誠的鞠躬信徒,還可以欣賞到各種美麗的丹青。舍利躺在大雄寶殿前的7層石塔里。曹溪寺雖然缺少山中古剎的韻味,但由于市區(qū)交通便利,可以同時游覽周邊景點。

曹溪寺所在的道路兩旁是專營佛教用品的店鋪,出售袈裟、木棍、佛珠、佛書、香火、小和尚玩偶、鑰匙扣等紀念品。對佛教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慢慢買。曹溪寺專門為外國游客準備了寺廟現(xiàn)場活動。對韓國佛教文化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報名。通過這些項目,游客和朋友們可以接觸到禪修、茶道、齋戒(布施、碗共享)等佛教文化。韓國首爾寺廟,文化遺產(chǎn),1995年被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宗廟是現(xiàn)存最早、最可信的尊儒皇家祠堂。它被用來祭祀朝鮮王朝(1392-1910)的祖先。

它現(xiàn)在保存著16世紀的樣子?,F(xiàn)在,這里經(jīng)常舉行帶有音樂、歌唱和舞蹈的宗教儀式。這一傳統(tǒng)始于14世紀。首爾宗廟位于韓國首爾鐘路區(qū)景訊洞,包括正殿和永寧殿。這是朝鮮王朝(1392-1910)國王和公主的祠堂。祠堂緬懷朝鮮王朝的國王和王后,也記載死后登基的人和舉行祭祀儀式的地方。太祖五年(1396年)朝鮮王朝遷都時與景福宮一起修建,后來歷代都有擴建。該寺廟建于1394年,當時朝鮮王朝的創(chuàng)始人李成桂遷都首爾,建造過程從1394年12月到次年9月歷時十個月。

隨著死去的國王和王后的數(shù)量不斷增加,神廟也在不斷擴大。今天,整個寺廟被稱為祠堂,即皇族的祠堂。最初只有正殿叫祠堂,一個小樓叫永和殿。19間臥室的正殿有49塊小碑,16間臥室的永和殿有34塊小碑,功臣殿有83塊小碑,記載了對王朝有重大貢獻的人。祠堂是重要的文化古跡,為后代保留了朝鮮王朝的倫理道德價值觀。它以儒家思想支配著臣民的忠孝韓國旅游消費。592年,大雄寶殿被燒毀,1608年修復。幾經(jīng)修繕,現(xiàn)在有19個房間,19個門。正殿有19個國王和30個公主,正殿的院子里有83個英雄廳。

永寧殿在十月起義時被侵華日軍燒毀,后被修復。有16個房間和16扇門,里面有15個國王和17個公主。祠堂的這些建筑通常位置不對稱,但整體是對稱的。按照祭祀空間的順序,正殿和永寧殿的屋檐和屋頂,柱子的高度和粗細都不一樣,而且是隨著神主的增多而修建的,所以有獨特的規(guī)格和室內(nèi)空間造型。

祠堂內(nèi)有很多建筑,包括正殿和永久和平殿,保存著祭祀用的全舍宮,樂師排練用的Akgongcheong,準備祭祀用食物的香大清,以及初級管理人員居住的Subokbang。正殿是韓國最長的木質(zhì)建筑,但風格過于簡單。殿內(nèi)有兩條專用道路,一條是靈魂之路,一條是作為御祭的國王之路。這兩條路是用青磚和石頭鋪成的,所以和普通的路不一樣。王路中間略高于左右兩邊。只有王世子可以走在中間,官員走在左右兩邊。它意味著韓國的寺廟建筑顯示了尊嚴和權威。祠堂音樂是一種以歌舞方式表演的祭祀音樂。

各祠堂的儀式順序集中在名為《蒲太平》和《鄭大爺》的音樂上,演奏a

當這種異國情調(diào)的音樂在這神圣的地方回蕩時,一些衣著光鮮的人用酒品和其他祭品祭奠祖先,而另一些年輕的舞者則穿著猩紅色的服裝,整齊地排成8排8列,一邊搖曳一邊慢慢彎曲身體,展現(xiàn)出一種簡單內(nèi)斂的舞蹈。每年5月的第一個星期天,韓國皇室后裔都會在首爾舉行儀式,紀念皇室祖先及其豐功偉績。音樂是這些儀式中重要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首爾的祠堂與中國復雜華麗的祠堂相比,特點是正面長,裝飾簡單,色調(diào)少,據(jù)說體現(xiàn)了儒家樸素的精神。

首爾神廟建筑布局的主要特點是根據(jù)自然地形而建,因此不同于中國有統(tǒng)一中軸線的建筑。從外觀上看,時裝部、佳能部和永寧佳能部沒有統(tǒng)一性,但建筑巧妙地運用了秩序和中庸的概念,達到了整體的統(tǒng)一。1995年,首爾祖廟被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韓國民俗村韓國民俗村位于京畿道首府水原市附近,占地163英畝。聚集了韓國的農(nóng)民住宅、寺院、貴族宅邸、衙門等各類建筑,再現(xiàn)了朝鮮半島500多年前李朝的文化景觀和地域風情。

村里有240座傳統(tǒng)建筑,包括李朝的衙門、監(jiān)獄、達官貴人的宅邸、百姓的陋室、商店和作坊、兒童公園等等。村里的民俗商店和露天集市上的商品大多是當?shù)貍鹘y(tǒng)手工制品和特色食品,包括木雕、彩繪紙扇、民族服飾、彩瓷等。瓷器是這里的特產(chǎn),有60多種,都有很高的保存價值。村里的民間美食種類繁多,菜餅和米酒最受游客歡迎。每天都有精彩的露天表演,有民族舞蹈、雜技、鄉(xiāng)主鼓樂等,非常熱鬧。這里的村民穿著古代黎族的衣服,表演著古代村民的習俗,迎娶新娘,送死者入土等。都是真正仿照李朝的樣子。

門票:門票分三種:通票、普通通票、民俗館通票。成人(20歲以上64歲以下)門票11000韓元/人、16000韓元/人、民俗博物館14000韓元/人。其中,通票包括民俗村、游樂設施、傳統(tǒng)民俗博物館、世界民俗博物館等門票。開放時間:每年12月至次年2月9:00-17:00;三月是9: 00到17:30;4月為9時至18時;5-9月09:00-18:30;10月為9:00-18:00;11月9:00-17:30,周末,開放時間延長30-60分鐘。交通:乘坐地鐵在水原站下車,然后乘坐37路、10-5路或班車。大田主題公園,韓國第一家電視劇主題公園,位于公元前年揚州文化公園,《大長今》主要拍攝點,占地近4000平方米。園內(nèi)有御廚等宮廷建筑,也有朝鮮時代的宮殿、集市等,是該劇的主要舞臺。是《大長今》的主要拍攝地之一。

游客可以試穿國王和大臣的服裝并拍照。此外,還有扔鍋游戲、轎子等豐富多彩的體驗活動。地址:京畿道揚州市萬松洞MBC文化公園交通:首爾地鐵1號線北站下車后,可換乘30路公交車,在MBC文化公園下車。大約需要30分鐘。開放時間:一般為10:00-17:00,每年4-10月為10:00-18:00。

門票:13歲以上5000韓元,5-12歲3000韓元;10人以上的團體每人4000韓元。提示:30路公共汽車每小時發(fā)車一次。國立民俗博物館國立民俗博物館是韓國最大和最具代表性的民俗博物館,每年有超過三百萬游客前來參觀。為了弘揚傳統(tǒng)文化,博物館定期舉辦傳統(tǒng)儀式和各種專題展覽,每逢周六在博物館舉辦民族音樂、古典舞、古典武術和化妝舞會等表演

1月14日,樸嬴稷長笛獨奏音樂會在這里舉行,演出分為四個樂章。演出期間,觀眾欣賞了各種蕭聲樂器的表演。1月21日將上演金淑英舞蹈表演。屆時,觀眾可以欣賞到著名編舞家、演奏家尤明君的作品。演奏家錢佳易昌多年來致力于傳統(tǒng)樂器的修復和創(chuàng)新,創(chuàng)作了許多獨具特色的音樂作品。

1月28日,他將在演奏廳為觀眾帶來一場弦樂器演奏貝多芬作品和自己創(chuàng)作作品的精彩演出。此外,每周六,觀眾可以在這里免費欣賞豐富多彩的傳統(tǒng)文化表演。4月以后,每周日都會定期在館外舉行朝鮮武術和農(nóng)樂表演。詳情請見網(wǎng)站。只要買國家民俗博物館的門票,就可以免費欣賞到精彩的民俗表演,可以說是這里的一大特色。而且,本月28日至30日,這里還將舉辦春節(jié)、元宵節(jié)等民俗文化活動,精彩紛呈。交通:乘坐地鐵3號線,在景福宮站下車,從5號出口步行即可。

三、漢城和首爾是一個城市嗎

1、2005年1月19日,漢城市長李明博在漢城市政府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宣布,漢城市的中文名稱改為“首爾”,“漢城”一詞不再使用。新確定的漢語名稱“首爾”可解釋為“首位的城市”。新華社記者張利攝

2、新華網(wǎng)漢城2005年1月19日電(記者張利)漢城市市長李明博19日在漢城市政府舉行記者招待會,宣布把漢城市的中文名稱改為“首爾”,“漢城”一詞不再使用。

3、李明博說,絕大多數(shù)國家都將“SEOUL”按照與英文標記相似的發(fā)音來稱呼,漢語中的華盛頓、倫敦、莫斯科也都是根據(jù)這些地名的固有發(fā)音來標記的,只有漢城的中文名稱一直沿用古代名稱“漢城”。隨著韓中兩國的往來與交流日益頻繁,名稱造成的混亂越來越多。漢城市經(jīng)過一年多的意見征求,確定用新的中文名稱“首爾”取代“漢城”。

4、李明博說,“首爾”同漢城的韓語發(fā)音最為接近,并采用多用于外國地名的常用漢字,中國人也容易熟悉這一新名稱。漢城市今后將在市政府的中文網(wǎng)站、所有中文發(fā)行物和各種標牌上采用新的中文名稱,同時要求韓國各個機關、團體和企業(yè)采用新名稱,在機場、交通和旅游標志及教科書等出版物上也使用新名稱。韓國也將向中國提出這一要求。

5、漢城市早在2004年年初就成立了“漢城中文名稱改名推進委員會”,就改名方案進行討論和征求意見,原計劃于2004年4月公布新的名稱,但由于在新名稱的確定過程中出現(xiàn)很多問題,故而新名稱公布日期一再推遲。

6、最終確定的漢語名稱“首爾”可解釋為“首位的城市”。記者當天登錄漢城市的中文網(wǎng)站發(fā)現(xiàn),網(wǎng)站上的大部分“漢城”字樣已經(jīng)被修改為“首爾”。

韓國首爾漢城旅游,韓國首爾旅游注意事項

文章版權及轉(zhuǎn)載聲明

作者:韓國旅游B本文地址:http://alpeva.com/hanguo/post/47771.html發(fā)布于 2024-03-25
文章轉(zhuǎn)載或復制請以超鏈接形式并注明出處韓國旅游網(wǎng)

閱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