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一、香港有什么已被拆遷的歷史古跡
一、香港有什么歷史古跡
香港法定古跡香港法定古跡是指受到香港法例第53章《古物及古跡條例》所保護的歷史文物及建筑。
香港法定古跡香港法定古跡是指受到香港法例第53章《古物及古跡條例》所保護的歷史文物及建筑。
截至2008年7月11日共有法定古跡85項:港島區(qū)(28項)、九龍區(qū)(9項)、新界區(qū)(42項)、離島區(qū)(8項)。 [編輯本段]港島區(qū)中西區(qū)前中央裁判司署前法國外方傳道會大樓(今香港終審法院)香港大學本部大樓外部香港大學鄧志昂樓外部(今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香港大學孔慶熒樓外部香港禮賓府(前香港總督府)域多利監(jiān)獄堅巷舊病理學院(今香港醫(yī)學博物館)梅夫人婦女會主樓外部都爹利街石階及煤氣路燈圣士提反女子中學主樓圣約翰座堂圣若瑟書院北座及西座舊三軍司令官邸(今茶具文物館)舊上環(huán)街市(今西港城)舊中區(qū)警署舊最高法院外部(今香港立法會大樓)舊總督山頂別墅守衛(wèi)室東區(qū)柴灣羅屋(今羅屋民俗館)銅鑼灣天后廟(參考天后(香港))南區(qū)大浪灣石刻香港大學大學堂外部黃竹坑石刻舊赤柱警署鶴咀燈塔(自2006年3月3日 1 2)灣仔區(qū)舊灣仔郵政局(今環(huán)境保護署環(huán)境資源中心)景賢里 [編輯本段]九龍區(qū)九龍城區(qū)九龍寨城南門遺跡前九龍寨城衙門瑪利諾修院學校深水埗區(qū)李鄭屋漢墓(今李鄭屋漢墓博物館)油尖旺區(qū)尖沙咀前水警總部前九龍英童學校前九廣鐵路鐘樓香港天文臺總部 [編輯本段]新界區(qū)北區(qū)上水河上鄉(xiāng)居石侯公祠粉嶺天后宮坪輋長山古寺廖萬石堂龍躍頭老圍門樓及圍墻龍躍頭松嶺鄧公祠龍躍頭麻笏圍門樓龍躍頭覲龍圍圍墻及更樓龍躍頭覲龍圍門樓鏡蓉書屋西貢區(qū)大廟灣刻石西貢上窯村滘西洲洪圣古廟佛頭洲稅關遺址東龍洲炮臺東龍洲石刻滘西洲石刻龍蝦灣石刻沙田區(qū)沙田王屋村民宅大埔區(qū)上碗窯樊仙宮文武二帝廟大埔碗窯窯址舊北區(qū)理民府前政務司官邸敬羅家塾舊大埔墟火車站(今香港鐵路博物館)荃灣區(qū)三棟屋村(今三棟屋博物館)汲水門燈籠洲燈塔海壩村民宅屯門區(qū)何福堂會所馬禮遜樓(前香港達德學院本部大樓) [編輯]元朗區(qū)二帝書院山廈村張氏宗祠屏山愈喬二公祠屏山聚星樓屏山鄧氏宗祠廈村楊侯宮新田大夫第橫洲二圣宮麟峰文公祠八鄉(xiāng)元崗村梁氏宗祠八鄉(xiāng)植桂書室廈村鄧氏宗祠離島區(qū)大嶼山分流石圓環(huán)大嶼山分流炮臺大嶼山石壁石刻大嶼山東涌小炮臺大嶼山東涌炮臺長洲石刻蒲臺島石刻橫瀾島橫瀾燈塔。
1841年1月26日: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后,英國強占香港島,事后清***曾試圖用武力予以收復,道光皇帝為此發(fā)下多道諭旨,但清朝始終不能捍衛(wèi)領土完整。
1842年8月29日:清***與英國簽訂不平等的《南京條約》,割讓香港島給英國。
1860年10月24日:中英簽訂不平等的《北京條約》,割讓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地區(qū)給英國。
1898年6月9日:英國強迫清***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租借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北地區(qū)及附近262個島嶼,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結束)。
1942年12月25日: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日軍進犯香港,駐港英軍無力抵抗,當時的香港總督楊慕琦無奈宣布投降。香港被日本占領,開始了三年零八個月的「日治時期」。
屈辱的歷史一、鴉片戰(zhàn)爭英國對中國這塊肥肉,早已垂涎三尺。
1773年,英國開始對華進行鴉片貿易,是最大的鴉片販子。英國鴉片販子源源不斷地把鴉片輸入中國,頓使中國陷入災難深重的泥潭之中白銀從中國滾滾流出,使清***的財政發(fā)生嚴重危機,白銀外流的結果更引起民不聊生。
工商業(yè)普遍蕭條和衰落,鴉片煙毒已在中國泛濫,對此,當時愛國者魏源在《海國圖志》一書中就憤怒地說;"鴉煙流毒,為中國三千年未有之禍。" 1839年虎門銷煙由英國對華掠奪而釀成的鴉片濃煙滾滾,直接威脅著中華民族的生存。
這時,以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愛國主義者、民族英雄林則徐為代表的"嚴禁派"(禁煙派)揮起中華之劍,對英國侵略者進行堅決的斗爭,領導了震撼世界的禁煙運動。1839年3月,林則徐作為欽差大臣到達廣州查辦鴉片。
1839年6月3日,林則徐來到廣州附近的虎門海灘,下令把已繳獲的鴉片全部當眾銷毀?;㈤T銷煙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國人民決心禁煙和反抗外國侵略者的堅強意志。
林則徐領導的虎門銷煙的壯舉受到世界上一切主持正義的人士的支持,如一位英國人在他所撰寫的《在中國做鴉片貿易罪過論》書中,就指責英國商人的"鴉片貿易給英國國旗帶來了莫大的侮辱",而英國的鴉片販子和工業(yè)資本家不甘失敗,加緊活動,催促英國***對中國發(fā)動侵略戰(zhàn)爭。6月,由540門大炮裝備起來的48艘艦船,乘載著4000名士兵組成的"遠征軍",到達廣東海面封鎖了珠江口。
于是,這場由英國資產階級蓄謀已久的、目的在于打開中國門戶,謀取英國在中國的最大得益的鴉片戰(zhàn)爭,終于爆發(fā)了。7月6日攻克舟山群島的主要城市定海。
再北犯大沽,道光皇帝派出怯弱無能的官僚琦善到廣州與英軍議和,并同時把林則徐職查辦清***的驚恐與無能,助長了侵略者的氣焰。1841年1月,英軍以武力強占香港島,2月攻占虎門,5月進犯廣州。
1842年,英國進一步擴大侵華戰(zhàn)爭,先后攻占廈門、定海、寧波、吳淞、鎮(zhèn)江。同年8月29日,清***與英國在南京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
二、香港的割讓英國根據《南京條約》占領了我國領土香港島。英國強占香港島,破壞了中國的領土完整。
英國的目的是企圖在軍事上和經濟控制中國。1860年10月,英法聯軍進犯北京,火燒園明圓。
清***又被迫接受侵略者的全部要求,于10月24日簽訂《北京條約》。就這樣,英國占領了九龍半島今界限街以南的土地,以及位于九龍半島西部的一個大島嶼昂船洲。
這使英國所取得的香港這一侵華基地得以進一步鞏固與加強。英國侵占九龍半島南部后,不久又圖謀占領整個九龍半島及其附近島嶼和水域。
1898年6月9日,清***總理與英國在北京簽訂了《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根據該約,清***把位于深圳河以南,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北的土地,以及附近島嶼,租給英國,租期99年。
這塊租給英國的土地后來被稱為香港新界。致此,英國通過刺刀、洋槍與大炮的野蠻征服,實現了對中國香港地區(qū)領土的占領。
三、英國在香港的殖民統治建立港英***,是英國在香港殖民統治的重要一環(huán)1843年6月26日,英國利用《南京條約》換文生效的時機宣布香港為英國"直轄殖民地",派璞鼎查為首屆香港總督。港英***遂告成立。
香港總督,又稱港督,是港英***中擔負最高首長職責的人。按英國對香港實行殖民統治的根本法《英皇制誥》的規(guī)定,英皇是香港的最高統治者,香港總督是英皇的全權代表。
港督之下設立四個系統,構成港英統治政權:(1)咨詢性質的行政局和立法局,(2)以布政司為首的行政機構,(3)以首席按察司為首的司法機構,(4)受命于英國國防部的駐港英軍。此外,還設立一個"總督特派廉政專員公署"。
行政局和立法局是輔助港督行使職權的兩個重要機構。港英***中的主要官員,還包括:布政司、財政司和律政司等。
駐港英軍,是英國維護對香港殖民統治的重要力量。英國自強占香港以來,在香港一直保持著一支數量相對穩(wěn)定的軍隊,約有一萬人,包括陸、海、空三個軍種。
源于英國的法律與司法體制,是英國對香港實施管治的重要手段。英國除了從政治上實行對香港的殖民統治外,還從經濟上確保英資財團在香港的特權地位。
英資財團是指以香港為基地的英國資本財團,主要有匯豐財團、太古財團、怡和財團等。英資財團大都創(chuàng)業(yè)早,長期插足香港經濟,與港英***關系密切,對港英***的政策有很大的影響力。
它們依仗港府的支持,控制著香港的經濟命脈。如英資匯豐銀行和渣打銀行擁有發(fā)行港幣的特權;英國大東電報局通過它附屬的香港大東電報和香港電話公司,獨占了香港對外通訊和全市電話、電訊服務;英資的地產公司擁有香港大批地產物業(yè)等。
這正如香港民間所說的:"實際統治香港的是馬會、怡和、匯豐和港督府。"英國的殖民統治,使整個香港社會充滿著殖民主義的色彩。
四、二戰(zhàn)時日本占領香港淪陷 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香港地區(qū)呈現出和平安閑的氣氛。電影院場場滿座,酒巴間坐滿了客人,舞場里不斷傳出爵士音樂,年青人成群結隊地到新界農村郊游。
早在6,000年前,香港已有先民聚居;從19世紀中至20世紀末,香港歷經了一百五十多年的殖民統治,在獨特的歷史背景下,東方傳統和西方文化兼收并蓄,給香港留下了很多歷史古跡,有廟宇圍城,也有教堂高樓。
目前,香港共有逾百個法定古跡,您可以到以下各區(qū)游覽,感受香港中西薈萃的文化色彩。港島區(qū)法定古跡港島大浪灣石刻半山區(qū)列堤頓道圣士提反女子中學主樓中環(huán)都爹利街石階及煤氣路燈中環(huán)花園道梅夫人婦女會主樓外部銅鑼灣天后廟舊總督山頂別墅守衛(wèi)室舊赤柱警署中環(huán)荷李活道中區(qū)警署中環(huán)舊最高法院外部中環(huán)亞畢諾道前中央裁判司署香港大學本部大樓外部中環(huán)奧卑利街域多利監(jiān)獄黃竹坑石刻香港大學大學堂外部中環(huán)紅棉路舊三軍司令官邸香港大學孔慶熒樓外部中環(huán)炮臺里前法國外方傳道會大樓香港大學鄧志昂樓外部柴灣羅屋中環(huán)上亞厘畢道香港禮賓府舊灣仔郵政局中環(huán)花園道圣約翰座堂上環(huán)堅巷舊病理學院中環(huán)堅尼地道圣約瑟書院北座及西座舊上環(huán)街市鶴咀鶴咀燈塔半山區(qū)司徒拔道45號景賢里青洲燈塔建筑群薄扶林水塘六項歷史構筑物大潭水塘群廿二項歷史構筑物黃泥涌水塘三項歷史構筑物香港仔水塘四項歷史構筑物上環(huán)荷李活道文武廟半山區(qū)衛(wèi)城道甘棠第赤柱圣士提反書院的書院大樓半山般咸道英皇書院和平紀念碑伯大尼修院大坑蓮花宮鴨脷洲洪圣古廟灣仔掃桿埔馬場先難友紀念碑西營盤高街舊精神病院立面柴灣舊鯉魚門軍營第七座柴灣舊鯉魚門軍營第十座柴灣舊鯉魚門軍營第二十五座九龍區(qū)法定古跡尖沙咀香港天文臺深水埗李鄭屋漢墓尖沙咀前九廣鐵路鐘樓尖沙咀前九龍英童學校尖沙咀前水警總部九龍寨城公園九龍寨城南門遺跡九龍寨城公園前九龍寨城衙門九龍?zhí)粮C打老道瑪利諾修院學校油麻地窩打老道東華三院文物館九龍城侯王古廟尖沙咀大包米訊號塔新界區(qū)法定古跡西貢滘西洲石刻粉嶺龍躍頭覲龍圍圍墻及更樓西貢大廟灣刻石粉嶺龍躍頭麻笏圍門樓荃灣三棟屋村元朗橫洲二圣宮大埔舊北區(qū)理民府西貢東龍洲石刻西貢上;村西貢東龍洲炮臺西貢龍蝦灣石刻粉嶺龍躍頭老圍門樓及圍墻大埔元洲仔前政務司官邸粉嶺龍躍頭松嶺鄧公祠西貢佛頭洲稅關遺址粉嶺坪輋長山古寺元朗新田麟;文公祠大埔大埔頭村敬羅家塾大埔碗;村碗;元朗山廈村張氏宗祠大埔文武二帝廟大埔上碗;樊仙宮舊大埔墟火車站荃灣汲水門燈籠洲燈塔上水廖萬石堂元朗屏山鄧氏宗祠荃灣海壩村古屋元朗屏山愈喬二公祠元朗新田大夫第元朗屏山聚星樓粉嶺龍躍頭覲龍圍門樓西貢滘西洲洪圣古廟元朗廈村楊侯宮粉嶺龍躍頭天后宮沙田王屋村古屋上水河上鄉(xiāng)居石侯公祠沙頭角鏡蓉書屋屯門何褔堂會所馬禮遜樓元朗錦田二帝書院元朗八鄉(xiāng)元崗村梁氏宗祠元朗八鄉(xiāng)上村植桂書室元朗廈村鄧氏宗祠九龍水塘5項歷史構筑物城門水塘紀念碑沙頭角蓮麻坑村葉定仕故居元朗屏山坑頭村仁敦岡書室元朗錦田廣瑜鄧公祠元朗下白泥55號碉堡沙頭角下禾坑發(fā)達堂元朗屏山達德公所離島區(qū)法定古跡大嶼山石壁石刻蒲臺石刻大嶼山東涌炮臺大嶼山分流炮臺長洲石刻大嶼山分流石圓環(huán)大嶼山東涌小炮臺橫瀾島橫瀾燈塔。
割讓歷史 1841年1月26日,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后,英國強占香港島,事后清***曾試圖用武力予以收復,道光皇帝為此發(fā)下多道諭旨,但清朝始終不能捍衛(wèi)領土完整。
1842年8月29日,清***與英國簽訂不平等的《南京條約》(原名稱《江寧條約》),割讓香港島給英國。1860年10月24日,中英簽訂不平等的《北京條約》,割讓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地區(qū)給英國。
1898年6月9日,英國強迫清***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俗稱“新界租約”),強行租借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地區(qū)。以及200多個大小島嶼,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結束)。
通過三個條約,英國共占有包括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總面積達1092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也就是現在整個香港地區(qū)的面積。 1941年12月25日(香港人稱為“黑色圣誕日”),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日軍進犯香港,駐港英軍無力抵抗,當時的香港總督楊慕琦無奈宣布投降。
香港被日本占領,開始了三年零八個月的“日治時期”。1945年9月15日,日本戰(zhàn)敗后在香港簽署降書,撤出香港,香港被英國重新管治。
回歸歷程 1982年至1984年,中英兩國就落實香港前途問題進行談判,1984年12月19日簽訂《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關于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決定1997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中方承諾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
1997年7月1日,中國***對香港恢復行使***,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成立,基本法開始實施。香港進入了“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歷史新紀元。
回歸后 1997年9月,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年會在香港舉行。這次年會是香港回歸祖國后承辦的首個大型國際會議,也是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第一次在中國舉行年會。
2004年6月初,首屆“泛珠三角區(qū)域合作與發(fā)展論壇”在香港舉行,內地9省區(qū)和港澳特區(qū)“9+2”區(qū)域經濟合作正式登場。 2005年9月,香港迪士尼樂園開業(yè)迎客,這是全球第5個迪斯尼樂園。
2008年8月,北京奧運會馬術比賽在香港成功舉辦。2009年12月,第五屆東亞運動會在香港舉行,這是香港回歸祖國后首次承辦國際性綜合賽事。
2011年3月,中央公布“十二五”規(guī)劃綱要,港澳部分首次單獨成章。綱要指出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的地位,支持香港成為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和離岸人民幣業(yè)務中心。
擴展資料:香港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1842-1997年間,香港曾為英國殖民地。
二戰(zhàn)以后,香港經濟和社會迅速發(fā)展,不僅被譽為“亞洲四小龍”之一,更成為全球最富裕、經濟最發(fā)達和生活水準最高的地區(qū)之一。 1997年7月1日,中國***對香港恢復行使***,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成立。
中央擁有對香港的全面管治權,香港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并可享受外交及國防以外所有事務的高度自治權?!耙粐鴥芍啤薄ⅰ案廴酥胃邸?、高度自治是中國***的基本國策。
香港與紐約、倫敦并稱為“紐倫港”,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重要的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和國際創(chuàng)新科技中心,也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和最具競爭力城市之一,在世界享有極高聲譽,被GaWC評為世界一線城市第三位。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香港。
香港文化和歷史遺跡遍布每個角落,有傳統的祖先宗祠、新界氏族圍村,以至坐落鬧市的廟宇。
想感受一下香港建筑物中西文化薈萃之特色,也可以參加由香港旅游發(fā)展局主辦的「古今建筑漫游」。宗教文化景點香港島上的文武廟、銅鑼灣天后廟、圣約翰大教堂;九龍的黃大仙祠墓、侯王廟、慈云山觀音廟、九龍***寺;沙田的萬佛寺、車公廟、蓬瀛仙館、半園春、道風山基督教堂;荃灣的竹林禪院、東普陀、荃灣天后廟;龍門的青山寺、青松觀、妙法寺;元朗的靈渡寺、云浮仙觀;西貢的佛堂天后廟、蠔涌車公廟以及大嶼山寶蓮寺、長洲北帝廟、坪州天后廟等。
民俗文化景點九龍的九龍城寨、宋城、宋王臺、李鄭屋古墓;屯門的宋帝巖、紅樓、沙田的曾大屋、五國六村;荃灣的三棟屋、??泊逦荩辉市绿锎蠓虻?、錦田吉慶圍、水頭村古跡、聚星樓、廈村鄧氏宗祠;西貢上窯民俗博物館等;港島炮臺及大嶼山東涌炮臺、東龍島佛堂等舊炮臺。私人開辦的博物館香港海事博物館、東華三院文物館、保良局歷史博物館、香港醫(yī)學博物館等。
***開辦的博物館香港文化博物館、屏山鄧族文物館、三棟屋博物館、上窰民俗文物館、香港電影資料館、香港藝術館、茶具文物館、香港歷史博物館、羅屋民俗館、李鄭屋漢墓博物館、香港海防博物館、香港科學館、香港太空館、香港太空館、香港視覺藝術中心、香港文物探知館、孫中山紀念館、葛量洪號滅火輪展覽館。郊野公園和海岸公園香港有二十三個郊野公園和四個海岸公園,讓市民和游客欣賞香港的大自然的魅力景色。
香港雖是現代化的都市,但境內的超過一千平方公里土地,約四分之三仍是郊野。香港***為了保護和發(fā)展郊區(qū),開設了郊野公園,這一方面是為了保護大自然,另一方面向香港市民和游客提供郊野的康樂和教育設施。
海岸公園則是在海邊的離島劃出來的。郊野公園的群山之巔,有草坡茂林。
海岸公園的大海之濱,有淺灘巖岸。從海岸公園的海邊遠眺或由郊野公園的山巔下瞰,均可見香港的山水相連,風光如畫。
香港的郊野公園和海岸公園都是免費進入。香港的郊野公園之中,八仙嶺郊野公園是其中較著名的一個。
八仙嶺因有八個山岳而冠名八仙,此公園是全香港最具挑戰(zhàn)性的山脊步行徑所在地之一。最佳選擇就是從水塘由北往南走到沙螺洞,那里有景色如畫、年代久遠的村莊、林木與田野。
八仙嶺還有一個感人的故事,1996年,香港一家中學的師生到八仙嶺郊野公園郊游,當時有學生在燒烤之后沒有處理好火種,釀成山火,兩位老師和一班學生被大火困在一個山崖,兩名帶隊的老師為了拯救學生,不把全部學生撤離險境就決不肯離去,結果不幸身忙。香港***為了紀念兩位教師,在八仙嶺修建了一個春風亭。
春風亭的名字,是緬懷兩位教師春風化雨、舍身救人。春風亭內有這個事件的介紹,還有一幅很感人的對聯。
看過春風亭,會感受到香港暖暖的人情味。海岸公園之中,比較著名的是東平洲海岸公園,該處有多樣化的海洋生態(tài),遍布茂密的珊瑚群落,有超過六十種石珊瑚,同時有超過一百三十種珊瑚魚類及超過一百種海洋無脊椎動物。
在海洋植物方面,東平洲海岸公園有四十多種海藻。在其沿岸地帶,長滿棕色、紅色及綠色的海藻床,是香港海藻床之冠。
該公園海水清澈,肉眼可以清晰看到水下的珊瑚和魚類?!緷M意~】。
18世紀初,英國開始對華進行鴉片貿易。1840年 6月,清***下令查禁鴉片,英國悍然發(fā)動了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出兵攻打廣州。1841年 1月26日,英國派兵強行占領香港。
早在1833年(道光十三年),英國侵略者就有意在中國海岸侵占島嶼,以便對中國進行侵略。1834年,他們首先看到香港在戰(zhàn)略上和商業(yè)上對他們有利,此后,侵占中國沿海島嶼,就成為英國侵略者最重要的目標。在英軍強占香港以后的50多年時間里,英***強迫清***簽訂了三個有關香港問題的不平等條約,霸占了整個香港地區(qū)。
1842年8月29日,英國***同清***簽訂了我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其中第三條規(guī)定把香港割讓給英國。
1856年英國發(fā)動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強迫清朝***于1860年10月24日簽訂《北京條約》,割讓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的中國領土給英國。
中環(huán)是香港歷史最悠久、最富傳統特色的地區(qū)之一,在香港的發(fā)展歷程中,享有獨特的地位。
中環(huán)可說是港島區(qū)的中心地帶。為香港的商業(yè)、旅游及金融中心,也是特區(qū)***決策及權力中心,特區(qū)***總部及立法會大樓均座落于此。
中環(huán)也是一個最著名的旅游及購物中心,多間中外名牌旗艦店林立在德輔道中及皇后大道中,還有大型商場如國際金融中心商場、置地廣場及太子大廈等。云咸街及安蘭街一帶開設了一些新興而又富有特色的時裝商店,而售賣古董的荷李活道更被選為世界十大購物街之一。
太平山俗稱山頂,雄居香港島的西部,海拔554米,是港島最高的山峰。游覽太平山,可以乘車從公路盤旋而上太平山頂。不過,更多的游客喜歡選擇登山纜車,因為它是前往山頂既快捷又極富游覽價值的交通工具。
當夜幕降臨之際,站在太平山上放眼四望,只見在萬千燈火的映照下,港島和九龍宛如鑲嵌在維多利亞港灣的兩顆明珠,互相輝映。香港的心臟中環(huán)地區(qū),更是高樓林立,顯示著香港的繁華興旺。太平山也因此成為觀賞香港這顆“東方之珠”美妙夜景的最佳去處,跟日本函館和義大利那不勒斯(拿坡里)并列為世界三大夜景之一。太平山以其得天獨厚的地理環(huán)境和人文景觀,吸引著成千上萬的海內外游客,成為人們到香港的必游之景點。
建議旅客于下午前往山頂,參觀各展覽館后已是黃昏,便可欣賞香港夜景。
雖然乘坐登山纜車是最快捷的方法,建議乘坐巴士登山,沿途可欣賞山下的景致,過后乘坐纜車下山。
前往方法:從中環(huán)天星碼頭巴士總站乘15C專線巴士到花園道的登山纜車站(15C車資$3.2)或乘15路巴士沿山頂路登太平山。
<2>;會議展覽中心(灣仔)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Hong Kong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Center)
位于灣仔海旁的香港會議展覽中心(Hong Kong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Center)外貌雄偉,由兩座建筑物組成。舊翼于1988年落成,新翼則于1997年擴建而成。新翼外形以流線形上蓋為設計重心,猶如大鵬展翅,成了灣仔海旁的標記。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是國際大型會議及展覽會的首選場地。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中英兩國移交***儀式的地點。
前往方法:從灣仔地鐵站沿指示步行前往或從尖沙咀天星碼頭乘渡海輪前往灣仔碼頭。
金紫荊廣場(Golden Bauhinia Square)
灣仔由于它位于中環(huán)較低的位置昔日又稱為“下環(huán)”,在150年前,灣仔是港島北岸的一個細小的海灣。隨著時間的過去,灣仔由一個小漁村,逐漸變成一個繁盛的商住中心。
灣仔保存了很多獨特的歷史建筑物,著名的歷史古跡和文物包括香港最古老的郵政局--灣仔舊郵政局,一個半世紀前見證海旁發(fā)展的洪圣古廟。同時,灣仔擁有多座世界級的摩天大樓與現代建筑物,其中具代表性的有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及中環(huán)廣場。此外,位于灣仔海旁的金紫荊廣場已成為香港自助游的重要景點。
很多人會將銅鑼灣比擬作日本的新宿,因為這里是香港著名購物,娛樂,美食中心,也是白領儷人的逛街熱點,如困有興趣了解香港OL的潮流喜好,便應到此一游(尤其是崇光百貨公司或時代廣場一帶)。銅鑼灣海旁有一個避風塘,內有特別的「舢舨餐廳」。
海洋公園是東南亞最大的海洋主題消閑中心,它依山傍海,占地二百一十五畝,集海洋奇觀與游樂設施于一體,是香港居民最佳消閑去處,更是大陸及國外游客旅游香港的必到之地。每年接待超過320萬游客。
游人可利用登山纜車和室內扶手電梯往來公園各個景點,登上海洋摩天培更可欣賞南中國海的怡人景色。海洋劇場有海豚及海獅的天才表演,會令游客贊不絕口。此外,可觀看海豹和企鵝,走訪百鳥居、金魚大觀園、鯊魚館和蝴蝶屋。***有趣的玩意有瘋狂過山車、摩天巨輪及滑浪飛船。小孩可到兒童游樂場玩耍。
以印度太平洋珊瑚礁為主題的海洋館,是旅客必到之熱點。館內飼養(yǎng)超過2,600條分屬200多種類的熱帶魚。海洋館共分四層,以玻璃作屏帳,令游客仿如置身海底。
二、香港城市旅游指南香港旅游景點
香港目前沒有世界遺產,但有一處建筑群有幸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值得一提的是,這座建筑群建于上世紀90年代,是目前中國最年輕的保護區(qū)遺產。是智聯靖遠。萊陽頭條
知景花園位于香港特別行政區(qū)九龍半島中心,背靠鉆石山,前方通過天橋與南蓮園池相連,占地3萬多平方米。它完全沿襲了唐朝的建筑風格,中軸線朝南,對稱,依勢而升。過了山門,依次是蓮花池、天王殿、大雄寶殿、佛塔,此外還有鐘樓、鼓樓、觀音殿、藥師殿、客堂、祠堂、法堂、方丈房、念佛殿、萬佛塔等附屬殿堂,四周回廊環(huán)繞,形成三個大廳荷花園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34年。它原本是一個女人的十方叢林。從1989年開始經過十年的重建,終于形成了現在的建筑格局。重建后的佛寺采用建筑師余設計的唐代風格,以及日本古代建筑學者提供的建造方案。連同2006年竣工的南蓮花園池,它形成了香港最重要的佛教文化勝地之一。萊陽頭條
香港島是香港主要的旅游區(qū)、政府辦公區(qū)、購物中心、金融中心,如著名的金紫荊廣場、會展中心、海洋公園、中環(huán)蘭桂坊、銅鑼灣廣場等。
010到1010,我去了香港。周軍最懷念的食物很簡單。只有一種牛腩粉。說實話,這半個月每天每餐都吃牛腩是可以的。
最著名的九注,第一個用中藥加工的牛腩,不是清除一點也不。因為新鮮的牛骨入味十足,老板根據季節(jié)調整湯底的風味,所以你除了吃面湯底,配一碗金牌,還能感受到牛油的鮮美香甜。
湯汁牛腩、咖喱牛腩、牛腩都是小火慢燉,直到肉質變軟入味。筋膜中清爽的牛腩不僅肉質豐富,而且膠質十足,入口難忘。
九記牛腩濃濃的咖喱汁,用七八種香料調制而成。煮到軟嫩的牛腩入口即化的時候是最佳搭配,搭配吸汁力強的泡面食用。
香港s大大小小清湯牛腩面館,各有特色。
但無一例外,清湯里沒有添加味精雞精調料,整個湯很甜,喝起來很舒服。
花了足夠時間熬出來的湯底和胸肉,味道濃郁,非常好吃。
招牌菜清湯牛腩可以享受到牛腩本身的獨特風味,牛腩汁蘿卜很特別,很好吃。
南昆山位于惠州市龍門縣,東距惠州129公里,距香港不到300公里,南距廣州97公里,西距從化溫泉42公里。離增城從化近。游客主要來自惠州、廣州、增城、佛山、深圳、東莞、香港等地。南昆山的旅游季節(jié)集中在5-10月,高峰期在8月,形成了避暑納涼的特點。南昆山生態(tài)系統完整,動植物資源豐富,包括2000多種植物。有500多種原始高等植物,主要是闊葉林。除了橡樹、梧桐、栲樹、舒克等經濟樹種外,還有冰川長老池杉,活化石地球上瀕臨滅絕的沙蕨、紅花荷、竹柏、銀杏、觀光樹。這里最突出的地方是竹的海洋,這里有6萬畝竹林,這在中國南方是罕見的。在連綿起伏的山林中,生活著130多種動物,其中不乏珍稀動物。自然景觀南昆山的主要自然景觀有石河奇觀、穿龍瀑布、九重遠眺、觀音湖、仙霞瀑布、蛇松、申英石等。其主要特點是山林幽靜、怪石嶙峋、飛瀑流泉。另外,這里的野味、觀音菜、山螺、山豆腐都是山上最好吃的。再加上地勢高,群山環(huán)繞,冬暖夏涼,年平均氣溫只有23度,是休閑度假、療養(yǎng)避暑的勝地。距離南昆山旅游中心約半公里處,有一條小河。河里全是奇石,一排七個小水潭。南昆山生態(tài)旅游區(qū)的小水池上游還有一個大水池。大池子清澈見底,成群的小魚在游來游去。池邊有兩塊紅藍相間的石頭,邊緣有花紋,形似牛腰肉,稱為牛腰石。河里還有一塊像鏡臺一樣的大石頭,叫梳妝鏡石。在梳妝鏡石旁邊,有一個圓形的小水池,叫卸妝池。這個大池子就是南昆山的景點之一——仙池。七個小池被稱為七仙池。因為這里有很多奇怪的石頭,文人詩人把這個地方命名為石頭河奇跡。關于它有一個神話:據說在古代,天上的七個仙女羨慕世界的美麗。不顧禁令,偷偷下凡。這一天,仙女們來到南昆山漫游。當時是盛夏,天氣酷熱。當他們看到森林深處有一條小溪,瀑布飛流,銀浪翻滾時,便有了到水里玩一玩提提神的想法。當地的山神和河神見仙女們想下水玩耍,便向她們求愛,用石頭建了七個小池子和一個大池子,供她們一起洗澡玩耍。七仙女脫了妝,在一個水池里洗澡,聚在水池里互相追逐嬉戲。笑聲回蕩在山谷。他們高興極了,不知不覺就過了七天。王母娘娘見七仙女私自下凡,七日不敢歸,便派神將七仙女捉去。奉天神之命,他們找到了石河之上的天空,看到七仙女南昆山生態(tài)旅游區(qū)洋洋自得,忘了歸路,就大叫太后有令,要我抓你回宮!突然,天黑了,電閃雷鳴。仙女們來不及穿上衣服,就被天神抓住,送回了天宮。送下來的禮服和梳妝鏡變成了裙石和梳妝鏡石。時至今日,畫框的輪廓依然清晰可辨。有了南昆山生態(tài)旅游區(qū)這個奇妙的傳說,仙池成了人們神往的地方。農歷七月初七,南昆姑娘們也會成群結隊地去卸妝池戲水,用卸妝池的水洗臉。據說這樣可以讓女生看起來更白更精致。歷代南昆山的姑娘大多漂亮?;蛟S是因為他們洗了卸妝池的神仙水?有一個七星碼頭在七星巖的南昆山
王太后不解地問,“怎么樣?天堂那么好,為什么一定要環(huán)游世界?七個仙女異口同聲地回答說。唐你不是常說嗎,眼見為實?讓咱們去南昆山開開眼吧!說完,七仙女跪在王母娘娘面前。王皇后沒有辦法,只能休息一會兒。七仙女騰云駕霧,轉眼間來到了風景秀麗的南昆山。只見山巒起伏,竹林青翠,古樹參天,瀑布懸空,鳥語花香。七仙女徘徊不去,王母娘娘下令敲鑼尋找七仙女。七仙女聽到催回家的鑼聲,依依不舍地離開了南昆山。七個仙女走著,站著就長出了七座山。人們把這七座山命名為七星墩。山不烈有點像天上的北斗七星,與Star和仙女,所以也叫七星碼頭。后來,在七星墩修建了一個水庫,也就是現在的長興湖。在丁龍門、增城、從化三縣交界處有一座山。遠遠望去,云霧繚繞。它是南昆山的主峰,天堂之巔。傳說很久以前,南昆山沒有山。有一年,從東北到南方,一條巨大的水龍來到了南昆山。這條水龍每年都在南昆山傾瀉出巨大的水流,洪水不斷上漲,農田常年被淹。群眾很難再活下去了,準備下山了。南昆山人的故事對皇帝的傷害很快就蔓延開來。在知道皇帝在人間被謀殺后,他不能他每天不吃不睡,決心要把南昆山的這條惡水龍治死。有一天,皇帝告別妻兒,佩上寶劍,來到南昆山?;实圩吆螅缸觽z天天等著,盼著皇帝每個月的聚會。我還沒有去冬今春,未見皇上回家。有一天,一只鶴從人間飛來,給南昆山生態(tài)旅游區(qū)帶來了一個噩耗:皇帝與水龍激戰(zhàn),水龍被殺?;实劬AΡM,被水龍的毒液毒死,母子二人當場暈倒。很快,他們醒了,收拾好行李,下到南昆山去找皇帝的墳墓。母子倆跋山涉水,爬過一塊塊石頭,穿過古老的森林,涉過小溪。他們看到到處都是參天古樹和野草,找不到皇帝任何地方都有墳墓。母子倆撲上去大聲呼喊,他們的喊聲在山溝里回蕩。這一聲喊叫感動了山神,山神變成了一個老人,來到母親和兒子面前,說道:跟我來!祖父帶著母親和兒子去了最高的山。在山頂,一塊又高又大的石頭拔地而起,直插云霄。老人指著那塊大石頭說:這是皇帝的石頭和皇帝的墓碑。說完,老人化作一道清風消失了。母子倆看到墓碑,撲倒在墓碑前痛哭。這時,兒子向他的母親哭喊著。媽媽,每年清明節(jié)和重陽節(jié)我們都要下土祭拜父親。它我們來來去去都不方便。如果我們齊心協力,拾土填山,把這座山建成上天,那么我們就可以朝拜了。母親接受了她的兒子于是她每天撿土填山。母親和兒子s的行動再一次感動了理解山神。山神又一次變成了一個老人,來到母親和兒子面前,說道:皇帝為人民做好事,殺害蟲。山神早就知道了。就在這時,老人化作一陣微風,消失了。老人走后,那座山上的墳石突然升起,高高在上,直抵天頂,成為一座山。從此以后,母子倆再也不用下凡拜皇帝石頭,但在天堂,他們會燒香,崇拜皇帝遲早是墓碑。后來,人們稱這座山為天堂之巔。至今,人們在南昆山生態(tài)旅游區(qū)登上天頂時,仍能看到這塊大石頭。四川瀑布在巴的深處
傳說,在過去,石霞山一帶發(fā)生了一場大旱,烈日灼烤著山上的石頭,竹子和木頭都變黃了。山里所有的人都焦慮不安,尖叫不已。經過討論,村里的老人召集男女老少在石霞山腳下燒香祈雨。碰巧,當我在地球上看到這種可怕的情況時,我回到了天堂,并告訴了天王。然后天王派波塞冬到東海,命令龍王救山民脫離險境。不久,龍王任命了一條四川水龍來執(zhí)行這項法令。于是,四川水龍躍出海面,直奔石霞山,猛撞那塊燃燒的巨石。此刻,電閃雷鳴,烏云密布。然后大雨傾盆而下。川水龍也化為瀑布,在山中久留,解除山民干旱之苦。從那時起,石霞山就長滿了樹木和綠色的竹子。后人把這個地方命名為川水龍,石霞也被稱為穿龍峽。觀音池在南昆山鎮(zhèn)西四公里處,有一個著名的景點叫觀音池,可以欣賞水。它在一條有三個瀑布的山澗里。瀑布底部,水紗背后,有一塊南昆山生態(tài)旅游區(qū)的白石,坐如觀音,靜靜地看著綠池中的水。游客可以透過水紗隱約看到這尊石觀音。關于這個景點有一個神話和傳說:據說很久以前,觀音來到野昆山讀遍南方的山。有一天,我來到一個叫游樓洞的地方,看到溪水一次次地往下流,形成了三級瀑布,然后傾瀉到一個深潭里。與廬山瀑布相比,它有另一種趣味。于是,她坐在水紗后面的巖石上,擺好一杯享受水,呆了好久,留下了量。她用了分離術,留下了一個神像和一個盛水的金杯。這個金杯是奇跡般的,久遇甲流也能持盈;溪流少了,瀑布不夠壯觀,金杯里儲存的水又會溢出來,使瀑布如常,使山澗源源不斷。據說有貪財的人潛入深潭,想偷金杯,看得見卻偷不到我進不去。進去,你能看到,能感受到;摸了一下,沒辦法不要出去。因為它貪吃偷了一個杯子,運氣不好。后來就沒人敢偷了。
香港宗教文化景點青山寺、港島武文寺、銅鑼灣天后宮、圣約翰的大教堂;黃大仙祠墓、王厚廟、慈云山觀音寺和九龍九龍清真寺;沙田的萬佛寺、車公廟、彭穎仙堂、半園春、道峰山基督教堂;荃灣竹林寺、東普陀及荃灣天后廟;龍門的青山寺、青松關、妙發(fā)寺;元朗的凌渡廟和云浮仙廟;佛寺西貢天后廟、蠔涌車公廟、大嶼山寶蓮寺、長洲北帝廟、平洲天后廟等。文化景點:九龍的九龍寨城、宋城、宋王臺、李正武古墓;松堤巖、屯門紅樓、沙田曾大屋、五國六村;荃灣三間屋及海坎村屋;大笛福、錦田、慶忌圍、元朗水頭村、翠星樓鄧氏宗祠及廈村;西貢上窯民俗博物館等。香港島炮臺、大嶼山東涌炮臺及東龍島佛寺。維多利亞港(英文:VictoriaHarbour),簡稱維多利亞港,是一個位于香港特別行政區(qū)香港島和九龍半島之間的海港。它是亞洲第一海港,世界第三大海港。香港以東方之珠,世界三大天然港灣和世界三大夜景因為它的寬度大,水深。維多利亞港的名字來自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全年免費。早些年,它被英國人認為具有成為東亞優(yōu)秀港口的潛力。后來從清政府手中奪得香港,發(fā)展遠東海上貿易。維多利亞港一直影響著香港的歷史和文化,主導著香港這是香港成為國際大都會的關鍵因素之一。維多利亞國際金融中心(簡稱郭進);中文:國際金融中心(IFC)是香港作為世界級金融中心的著名地標,位于香港島中環(huán)金融街8號,面朝維多利亞港。由美國著名建筑師塞薩爾佩里(CsarPelli)和香港建筑師嚴迅奇設計,總建筑面積43.6萬平方米?,F在它是恒基集團和香港金融管理局的總部。澳門澳門歷史街區(qū)是以澳門老城區(qū)為核心的歷史街區(qū),由相鄰的廣場和街道連接而成,包括法師廟前的廣場空間、鴨婆井前的廣場空間、山頂前的廣場空間、會議亭前的廣場空間、大堂前的廣場空間、半張?zhí)们暗膹V場空間、耶穌會紀念廣場和鴿子窩前的廣場空間。以及馬戈廟、港務局大樓、賈政大廈、圣約瑟夫圣約瑟夫教堂s修道院和教堂、丁剛劇院、河東圖書館、圣奧斯汀教堂、民政署大樓、第三街會館(關帝廟)、仁慈堂大樓、大堂(主教堂)、陸家大宅、玫瑰堂、大三八牌坊、那標寺等2005年,澳門歷史街區(qū)按照文化遺產C(ii)(iii)(iv)(vi)的評選標準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蘭桂坊,香港中區(qū)L型上山小路。是由德吉利街、威靈頓街、溫德姆街、安立、仁壽巷、榮華巷組成的中高端消費區(qū)。它深受年輕一代、外國人和游客的喜愛,是香港的特色旅游景點之一。頭條來樣
蘭芳酒吧街起源于上世紀70年代初,香港政府開始在中西區(qū)進行城市更新。當時,一位意大利商人在這里開了一家意大利服裝店和餐廳。有些油皮石在中環(huán)工作的人下班后想找個地方聊天,這家餐廳就成了他們歡樂時光的聚集地。從此,蘭桂坊逐漸成為一個有品位的休閑場所,酒吧、餐廳、娛樂場所越來越多。萊陽頭條
波特蘭街(英文名:PortlandStreet)是一條很有特色的街道。它是在1927年為紀念威廉卡文迪許本廷克(英語:威廉卡文迪許本廷克)而命名的,他曾兩度出任英國首相,也是波特蘭公爵。被稱為犬馬龍蛇混雜之地,是不被香港政府承認的紅燈區(qū)。事實上,在長長的藍藍街上混雜著各種各樣的商店,包括劇院、唱片店、西服店、長壽店、皮革店、豬店、道觀、雜貨店、藥店、舊書店、印刷店、商店和建筑裝飾材料店。
蘭桂坊是香港中心區(qū)的一條L型上坡小路。是由德吉利街、威靈頓街、溫德姆街、安立、仁壽巷、榮華巷組成的中高端消費區(qū)。深受年輕一代和游客的喜愛,是香港的特色旅游景點之一。
蘭芳酒吧街起源于上世紀70年代初,香港政府開始在中西區(qū)進行城市更新。當時,一位意大利商人在這里開了一家意大利服裝店和餐廳。有些油皮石在中環(huán)工作的人下班后想找個地方聊天,這家餐廳就成了他們歡樂時光的聚集地。從此,蘭桂坊逐漸成為一個有品位的休閑場所,酒吧、餐廳、娛樂場所越來越多。
首先你要辦理《往來理港澳通行證》,帶上自己的身份證和戶口簿,到當地公安機關出入境事務辦公室辦理《往來港澳通行證》。一年兩次簽注完成需要15個工作日。每次在香港或澳門停留不超過7天。簽注種類:三個月一次,三個月兩次,一年一次,一年兩次。(每次在香港或澳門停留不超過7天,無論是獨自旅游還是跟團旅游)。十天,就能拿到去港澳的通行證。
等證件準備好了,就可以去香港了。內地人去香港最便捷的路線是經過深圳。深圳美國地鐵交通便利。去香港可以選擇深圳地鐵的羅湖口岸或者福田口岸,因為這兩個口岸都有香港地鐵。去中國海關簽署你的文件。唐別忘了在這里兌換一些港幣。不管你是跟團游還是散客游。
過了海關,香港就到了。福田口岸和羅湖口岸以前有香港地鐵,所以它it’旅行很方便。然后它是時候選擇你想去的地方了。
三、黃圃鎮(zhèn)有哪些景點
黃圃鎮(zhèn)地處中山市最北部,西北與佛山市順德區(qū)為鄰,東北與廣州市番禺區(qū)隔河相望,居“珠三角”西岸都市圈發(fā)展核心板塊,與廣州、深圳、佛山、江門、東莞、珠海、香港、澳門八大城市同在一小時生活圈內。2010年,獲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國家文物局授予第五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zhèn)”榮譽稱號。
黃圃的海蝕遺址,位于鰲山村石嶺片,魁樓崗(東坑大岡一帶),占地2500畝。它不僅是廣東沿海迄今為止所發(fā)現規(guī)模最大的海蝕遺址(連綿長達300米),而且更是廣東為數不多的保存最完整的海蝕遺址,有著非常獨特的科學價值和美學價值。據地質專家考證,此海蝕地形主要形成于晚期至新世紀之前海蝕時的古珠江口海灣中島嶼時期(距今約7000-2000年)。島嶼與海面接觸處由于長期的海浪侵蝕,形成多處海蝕洞。海退之后,石嶺由島嶼變成了今天的丘陵,海蝕洞變成為山腳一帶連串的巖洞。石嶺裸露的山巖由紫紅色沙質巖層構成,形成于距今一億多年的白堊巖灰層。由于長期的風化,巖層產生裂隙和剝落,形成了玉泉洞、穿狗徑、鼻管石、蠄蟝(蟾蜍)石、滴水巖等形態(tài)各異的山體奇觀。目前該海蝕遺址出露的海蝕地形從玉泉洞開始向北延伸兩百多米,呈現出海蝕洞、海蝕崖、海蝕平臺等獨特的海蝕地貌。它是繼廣州七星崗古海蝕崖之后,廣東境內第二個作過水準測量的古海蝕崖,對研究新世紀、乃至更新世紀海蝕時是否存在高海面這一世界級地理學難題有著重要的意義。目前,黃圃鎮(zhèn)這獨特的海蝕遺址正在大規(guī)模地保護開發(fā),建設一座廣東最大的海蝕遺址公園。黃圃人胡振光(飄色藝人胡柏泉之子)有七律詩一首。詠海蝕遺址公園建設:渾濁初開歷萬年,乾坤不老斗星遷。移山倒海驚龍殿,喚雨蕩虎淵。滴水巉巖雕瘦石,穿云天狗走靈蜓。魁崗枕暖留仙客,日月晨昏濯玉泉。
在今黃圃鎮(zhèn)鰲山村南約坊和北約坊一帶,有多處古跡。其中,有三十六級古石徑道、宋代古碼頭遺址、古祠堂群、古青磚屋群、北極古殿、社學廟及北約觀音大廟等。
三十六級古石徑道位于鰲山村南陽里門口往西途經社學廟、北極殿(北帝廟),沿飯蓋崗拾級而上至山腰,順坡而西下,與靈會后街連接而通往黃圃。全長390米,寬1.1米。是一條始于宋代的數百年的古石徑道。
位于黃圃鎮(zhèn)北頭坊(今鎮(zhèn)一村北頭正街),建于清朝道光十八年(1838年)為四柱三間通天式石碑,高5米,坊額正面是石雕陽刻楷書字體“百齡流芳”,上方嵌有“圣旨”二字。石雕背面則鐫上“升平人瑞”,上方刻有“恩榮”字樣,正背兩面字體對稱,圖案統一,氣宇軒昂。
牌坊為該村百歲老人文林朗何羽祥(享年102歲)受清代皇帝所賜,現乃屹立于其玄曾后裔何祥吉之居家門前。
何祥吉現任中山市政協委員、黃圃鎮(zhèn)燒臘商會常務副會長,得福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鎮(zhèn)一村熱心慈善事業(yè)的知名人士。
黃圃鎮(zhèn)鎮(zhèn)一村北頭崗西邊山坡(今鎮(zhèn)一村北頭正街六巷尾)有一株生長500多年樹齡的古樟樹。該古樟樹在地面處分生長成兩株兩人多方能合抱的樹干,可能是早期主干斷折而長出的兩個側枝。2003年經中山市林業(yè)局專家鑒定,認為該樹是中山市目前已知樹齡最長的古樟樹。保護發(fā)證編號為第14號,當時測量樹高18米。樹冠21米,中間并寄生了一株小榕樹。2006年黃圃鎮(zhèn)政府進一步對樹保護,刻意把寄生的榕樹剔除,確保古樟樹茁壯生長。
黃圃鎮(zhèn)北頭坊(今鎮(zhèn)一村)自清朝乾隆至道光年間,村民為保出入平安、常年順景,在村頭村尾和路途相隔200米左右便建一社頭公,而社頭公一種是建在河涌邊作喪事請水(俗稱買水給死者洗身用),稱作買水埗頭。一般屬社頭公內之地的村民方在其社內請水。如現在的“北潮社”(三隊),還刻有“北振文壇運,潮探水部源”?!胺暝瓷纭保ㄒ魂牐胺晖簿痈枋⑹?,源豐樂業(yè)慶升平”?!肮氨鄙纭保ǘ牐β摓椤霸催\趨地脈,利物表神功”。還有(四隊)“匯源社”共四個。另一種是根據村內的路、街走向而建,屬“護衛(wèi)式”,如:安寧社、復興社(四隊)、豐隆社(三隊)、鎮(zhèn)安社(六隊)、平安社(五隊)。各社頭公的規(guī)律大部份為“坐南向北”而立,而且“無瓦遮頭”。據78歲老人李作平講述,為因“社頭公”太偏保當地人間,受到天上玉皇大帝之懲罰,所以不得有瓦遮頭,還受北風吹襲。而社頭公卻竭盡所能、不管雨淋日曬,北風襲身,盡忠職守,護衛(wèi)一方,以保平安、風調雨順、五谷豐登。深受各村民愛戴和崇拜,后人在初二、十六定為土地社公誕,相傳至今。除此之外,“社頭公”還遍布黃圃舊城區(qū)。
黃圃天主教原屬澳門教區(qū),解放后屬江門教區(qū)管轄。教徒主要是清末民初到黃圃行醫(yī)的受西方教育較深的人士及其家屬,以及原黃圃大滘村一隊的部分人家。黃圃天主教會始于清朝末期,當時有2名法籍傳教士,教徒20余人。日寇入侵黃圃后傳教士出走教務中斷。1945年日本投降后,肇慶人李磐石因畢業(yè)于澳門而受派到黃圃傳教,使黃圃天主教會得以重開。當時無固定教堂,輾轉于北頭坊農家一帶活動為主。解放后始定居于三社坊上街(原鎮(zhèn)中學后面)的一間政府土改沒收的公房改建而成?!拔母铩遍_始又因橫掃封資修牛鬼蛇神而中斷。1977年“文革”結束后得以恢復,設教堂于南邊街。以后教會信徒不斷擴大,1993年新建一座占地1000平方米,建筑面積1500平方米的天主教堂于南坑社市場側。每逢星期天或天主教會重大節(jié)日,教徒們都前來禮拜和聆聽教經,教徒遇重大事情如結婚等也到教堂舉行儀式。黃圃天主教會現有教徒約130人。
烈士紀念碑座落于群蜞崗,建于1949年,原是解放戰(zhàn)爭時期的烈士墓。1963年擴建為陵墓,占地面積121平方米。1969年重建,陵墓呈圓形,直徑27.5米,為烈士骨塔龕,裝有抗日戰(zhàn)爭和國內革命戰(zhàn)爭年代及建國后犧牲的烈士遺骸。墓前碑高10米,刻有“革命烈士紀念碑”七個大字,碑座鐫有48位烈士事跡志銘。在80年代,政府再斥資數十萬元,擴建烈士陵園,在烈士碑的西南面和后面分別建起了小亭,在登山的路上用混凝土鋪設了梯級,在路中央筑起了一個莊嚴肅穆的混凝土結構的牌樓?,F在,烈士陵園已成為一座公園,是黃圃人民憑吊烈士和休憩的去處。
位于黃圃鎮(zhèn)鰲山山麓下的塘邊街松排路尾。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知縣彭科倡建,為香山縣最早的書院之一。鰲山書院的建設頗具規(guī)模,入門處為天井,天井后是二層高的樓閣,稱為講堂。樓閣外復為廣闊的天階,兩旁蓋有書房,共有八座。書院后座為文昌殿,供奉著文昌公。鰲山書院建成后,為封建科舉培育人才,如嘉慶年間的文林郎王麟五;同治年間的郎中關獻璐、武舉何在芳;光緒年間的進士何文耀、舉人孔廣霖等,皆出于此書院。清朝末年,廢科舉,興學堂,鰲山書院曾開辦過女子學校。民國期間,也曾在此開設過初級小學、高級小學。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夕,這里為惠正小學的校址。新中國成立后,鰲山書院成為黃圃區(qū)政府所在地。后由于不斷改建,原來鰲山書院的面貌已大為改變。
原位于三社坊的私家園林。建造人為劉東序。劉東序為大黃圃三社人,是位文人,但未能考取功名,為人有骨氣,擅長賦詩,特別仰慕屈原,后將自己的名字改為“屈東序”。咸豐四年(公元1854年),廣東天地會起義,屈東序從家鄉(xiāng)避難來到順德縣大良,游覽了清暉園,產生了一個想法,就是在自己的家鄉(xiāng),也建造一座類似清暉園的園林私邸,以作隱居?;氐酱簏S圃后,他便在居處三社坊開始策劃經營,到了光緒年間,園林始具規(guī)模,取名“留春圃”。后經曾孫劉兆文不斷擴建,更具規(guī)模。以亭臺樓榭為重點維修、擴建對象,內部裝飾更是精心布置,書畫、詩詞,遍布各個亭臺樓榭、大屋等處,給人一種書畫世家、長盛久遠之印象,是很多文人墨客向往的地方,其臨河正門兩側聯:一橋一溪時行時止;半耕半讀恒產恒心。門上橫額書“留春圃”三字,是黃圃第一之名勝游覽之地。
上世紀六十年代末,留春圃的景物猶存。留春圃的前門正對著一條小河,河對岸有幾株四五人合抱的大榕樹,其中一枝枝丫伸過河岸,罩于大門之上。大門口左右兩側有兩株10米多高的桄榔樹(假檳榔),從遠處即可望見。園內,樓亭臺榭分布有致,花草木石點綴其間,菜地蕉林,鴨寮魚堰,充滿田園野趣,園后門處,是兩口大魚塘?,F輯錄留春圃園內幾組詩聯以供欣賞:綠窗聯——靜對青山尋逸趣,閑臨秋水抱中和,橫批:竹笑花嬉。橫門聯——浦澗泉聲晴若雨,板橋松影夏如秋,橫批:中通外直。中座壁聯——閑中日長靜里天大,桐間露落柳下風來。閘門聯——聽鳥觀魚詩書余逸,耕煙解月桑麻鋪棻。閘門聯——五六月中無暑氣,二三更里有書聲。碑亭聯——竹笑花嬉人樂,禽鳴蝶舞風和。大廳西門聯——耕讀于斯傳五代,鈞游到處洽三春。聽泉橋聯——古木參天云燦麗,閑花映地日光華。由此可想見當年屈東序時在園中,是效仿歸園田居的陶令淵明的情景。屈東序的后人恩、祥、生數輩,都住在該園中,也是一個書香之族。七八十年代,由于子孫分家建房需要,園中景物逐漸消失。
三社下街逸圃始建于清咸豐年間,距今已有150多年,為劉氏另一宗支十三世祖(綽號大頭回)所建。逸圃是舊時黃圃鎮(zhèn)內僅次于留香圃的一處私家園林住宅。早前建有一座大屋,兩層木樓,大屋內二樓后面一間大樓,前面是窗樓,兩邊有走廊,大屋后面右邊建有門廊,設有門口出入(稱后門),左有一間大睡房,中間有一個小花園,種有花草樹木,有一假石山。整間大屋總面積約有400多平方。到1945年間,其子劉告訓再買入“行山祖”的地塊,約近400平方,在舊大屋左邊新建了一座兩層樓房,新舊屋之間有一條大通道,通道入大花園處建有一道圓拱門。新屋約有130平方,后花園約有250多平方。花園中間建有一座八角亭,四周種滿花草樹木,鳥語花香,十分陰涼,是宜居之地。
出“逸圃”門口,橫過石街路便是河邊,建有一處方石徹成、約6平方米的下水埗頭。埗頭平臺臨河而立,漲潮時常高出水面幾十公分,很適宜游泳時作跳水臺,村民習慣稱此為“大頭回埗頭”,而且此處河面較寬,岸邊有四株南洋大楹樹,春夏之交,綠葉紅花,漲潮流水,吸引無數來此游泳消暑之人。
鰲山村原有九個古老閘門,分布石嶺有7個,崗東有2個,以崗東“北約通津”最大。它們分別建于清代同治、光緒年間。
1、石嶺上街承恩社頭旁邊建有“天半朱霞”閘門,用雙隅青磚徹到頂頭墻高5米。無瓦蓋頂,中間橫放的白麻石陰刻“天半朱霞”四個大字楷書,字高20厘米,匾長2.38米,高0.36米,厚0.13米,人們稱為生閘門,入村必經之路。據風水先生說:人到村閘門抬頭一望“天半朱霞”門匾,便知道該村大部份(75%以上)姓劉氏的。讀者可知其中的喻意嗎?
2、石嶺下街北面在興隆社頭旁邊建有“別有天魁樓”閘門,雙隅青磚到頂,墻身高5米,亦無蓋瓦頂。中間橫放著一塊白麻石,用陰刻楷書“別有天魁樓”五個大字,字高20厘米,石長2.4米,高0.36米,厚0.13米,當地人稱為死閘門,凡是喪事必須在此門通行。
3、石嶺中街北側處建有一個“石嶺”閘門,用雙隅青磚徹成,閘門高5米,無瓦蓋頂,中間擺放一塊長2.33米高0.35米厚0.13米的白麻石,上面陰刻著“石嶺”二字,代表此是中心地方,經過百年的風雨所致,二字已模糊不清。此石現存放在石嶺承恩社頭旁側。1997年冬重鑿“石嶺閘門”四個字在橫邊上。
4、原石嶺下街中段(衛(wèi)生站旁側)曾建有“天臺古道”閘門,是通往仙廟必由之路,用雙隅青磚徹成,閘門高5米占地10平方米,中間橫放白麻石陰雕“天臺古道”楷書四木大字,石長2.30米高0.35米厚0.13米,字高20厘米。
5、石嶺下街南,在南安社頭旁側建有“清平里”閘門,雙隅青磚徹成,墻高5米,中間夾放一塊白麻石,陰刻著“清平里”三個楷書字,石長2.38米高0.35米厚0.13米,字高20厘米,閘門東面連接社頭,西面圍起一座雙隅青磚(25厘米寬白灰路)圍墻,墻高4米把承恩社、石嶺社、興隆社連貫起來,每隔適當距離留有三到四個一尺見方的窗口,用作防御盜賊入村或與外村宗族械斗時,托盛槍枝的平臺。圍墻有數百米長。
此外,在劉氏大宗祠堂南面和現泰和臘味廠腳下路旁各有一座用糯米飯、蠔殼、鹽、泥土混合拌勻椿實的古老泥圍墻閘門。墻身高4米寬0.4米。
二、崗東建有兩個古閘門,一個在南約,名叫“南陽里”一個在北約,名叫“北約通津”。
1、“南陽里”閘門位于南約儲南潘公祠后面,占地10平方米,用雙隅青磚徹成,閘門高5米,蓋金字頂有瓦覆蓋,中間夾放白麻石一塊,長2.33米、高0.35米、厚0.13米,上面陰刻著“南陽里”楷書三個字,字高20厘米,人們稱它生閘門,嫁娶坐花轎必由這閘門進入。亦是由黃圃入崗東必經之路。
2、“北約通津”閘門位于興東下街22號蘇添宗屋旁(見證)是鰲山村古代最大的一個閘門,建筑占地40多平方米(23塊瓦坑木樓)二層高,高度2丈2尺。上層樓滿閣樓板,樓西面放古代消防水喉管和水喉銅筆等,樓東面是“打更公”歇息地方;下擺放一把木梯。全閘門都用三隅青磚瓦頂砌成,檐下標畫各色彩畫。下層的地面全部用白麻石鋪貼,閘門高度5米,中門上方橫放“北約通津”四個石刻大字,建于清光緒壬辰年(1892年)歲末,白麻石長2.46米,寬0.6米,高0.1米,陰刻楷書而成。每個大字高、寬均為34厘米,閘門有7個柱墩孔,與地面麻石柱墩孔對稱便于外賊入侵時套上杉柱,外人不能進入。閘門西面安放古代救火水柜一個寫“崗東北約坊水柜”。柜槓兩枝。閘門東面是男人沖涼埗頭,7米長雙隅墻青磚徹成,墻身高2.5米。閘門西面銜接用糯米飯、蠔殼、食鹽、泥土椿實堅固的圍墻,泥墻高3米,寬0.4米,長80多米,由三步塘邊至崗邊山腳。中間有兩到三個一尺長、寬的窗孔,用以作為防外盜賊如入村或與外村宗族械斗時駕槍的平臺。坊中人稱此閘門為“死閘門”。
上述閘門,大多不存,唯一剩下一塊“北約通津”牌坊,現存于觀仙路入鰲山村北約坊路口,成為黃圃閘門的唯一見證。
黃圃有一座橋名叫“拎雞橋”,橫跨黃圃涌,位于黃圃涌南邊街中部舊竹織社旁邊,此地舊稱“中度”。原來對甫街的人到南邊街靠搭渡艇過河,于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建成一木橋,稱之為“拎雞橋”?!傲嚯u”是地方語言,指其活動支點可扭轉的意思。
拎雞橋總長約30米,南北向,貫穿南邊街和對甫街,每邊有約12米固定引橋,引橋橋面1.5米寬,用紅杉木條鋪成。中間橋孔可拎轉的橋板約6—7米長,1.2米寬,由三條40厘米寬,9厘米厚的杉木板拼成,橋墩用16條12厘米粗的坤甸木插入涌底,支撐引橋和橋墩。在靠南岸橋板下2米左右安裝一個大轉盤,采用幾個圓鐵球作滾動盤,轉盤扣住中間橋板的四分之一位置,末端吊上三百余斤重的大麻石,轉盤旁有一個平臺,用來站立推動橋板的人,橋板不轉動時搭至北面橋墩上。中孔橋板轉動時只可向北面方向(即下水方向轉)。
當高大的船只(當時主要是運載稻谷的木船)通過時,站立在船頭的人用竹蒿即可把可拎轉的橋板推(拉)到西面,當船只通過后,船尾的人又用竹蒿把橋板反推轉東面,使橋面復原而讓行人過橋行走。
“拎雞橋”由于無專人管理,且構造粗糙而逐漸運轉不靈,只運行了4—5年時間便消失,代之用杉木板代替,這時過往的大木船,船家便要提前到橋上把木板托起或拉向一邊,待船只通過后再推拉恢復原橋面讓人通行。直到1970年建成現在的水泥橋,但“拎雞橋”因其獨特的結構使用而使坊間人印象深刻,橋名也一直沿用至今。
通里橋約建于乾隆年間,距今300年左右,是黃圃地區(qū)歷史最悠久最壯觀的石橋。原址在黃圃永直街口,橫跨對河新基北街口。一直以來,通里橋是黃圃人出行順德容奇的必經之路。該橋于1996年黃圃鎮(zhèn)復蓋新基涌作道路通行時被拆除,現僅余路旁牌坊,石塊為私人所收藏。
該橋為石橋。水下至橋底用長方形石塊砌成石基,在石基上放一大橫石條承托橋面,橋面由五條石并攏而成,橋面長有六米多,寬有兩米。橋邊條石兩側面都刻有“通里橋”三個大字。通里橋位于永直街一邊有一牌坊,高有四米左右,寬有兩米六十分左右,破敗不堪,后由側鄰住戶劉伯康先生耗資五千多元修復一新。門樓上方正面寫有“通里橋”字樣,背面寫有“萬里通行”四字,基本保留了通里橋牌坊的舊貌,也保留了黃圃人對通里橋的留戀。
通里橋所在的張沙咀(地名)一帶,是清末民初黃圃靠泊船艇最多的岸灘,其岸邊一帶是農貿集散地,農歷逢三、六、九設圩市于此。附近有“天上天”旅店,“六藝林”藥材鋪,有米機、雜貨鋪等商鋪。通里橋成為舊日黃圃鎮(zhèn)的一個地標,雖已拆除,其印象仍存在老黃圃人心中。
建國前,黃圃還沒有筑圍堤建水閘,鎮(zhèn)內的槍海涌張沙咀地方乃四河交匯之處,水路交通非常發(fā)達,槍海涌往東可出新沙海,往西可達南頭將軍村和大滘,北至鎮(zhèn)一村。1920年前的江門渡和大小客貨運船只都停泊在此,故此張沙咀是解放前中山最繁忙的水運碼頭之一。
當時貨物運輸靠人力搖擺漿櫓、借助風勢吹張風帆作動力。至民國期間始有火船動力驅動。人們短途出外則要乘坐“經濟艇”。艇家一前一后劃,客人可躺在有蓬的艇中,近則一日半朝,遠則兩日三朝方可到達。艇家還要為客人做飯菜,價錢實惠,故稱為“經濟艇”。
1930年,由潘錫、梁正、梁自帶等人組成“文利公司”,擁有絞關船一只及帆船數艘,絞關船由六人腳踏絞關,帶動輪盤撥水作動力。每兩日客貨混載往江門。此江門渡僅行走了兩年多,就改為“火船”燒柴作動力,船的中部有兩個大煙囪,1935年又改為燒煤,當時稱這種發(fā)動機為“十寸半”,船上只有一個煙囪。1940年有燒汽油的“電船”?!半姶眲恿Υ螅鲜嘀粷M載甘蔗的船,當時的石歧渡,江門渡很大,可載客一百多人,船艙底還可裝貨物,但這種叫“花尾渡”的船沒有動力,全靠“電船”拖著行使。
1950年,黃圃成立民船服務社,組織流散船只入社。1956年成立港務站,客貨運碼頭也因1953年筑圍建閘而遷到黃圃槍海涌口三河匯合點即龍安街海邊。建站初期,只有以杉木樁及木板造成的木碼頭一個,專供來往客貨船舶停泊之用,另建有倉庫一座,及大黃圃港務站,該站自成立以后,黃圃附近地區(qū)包括民眾、浪網、三角、阜沙等地的水上交通營運工作都歸屬黃圃港務站統一管理。1960年體制下放,又恢復港務站建制,轉隸中山航運公司管轄。這時候,黃圃港務站將原來有的木碼頭改建為水泥鋼筋混凝土碼頭,全長50米,并將碼頭劃分為客運和貨運兩個部分,客運碼頭水深2米,貨運碼頭水深1.5米。因龍安街位于黃圃文明圍水閘外,每遇大潮期間街道便水浸,此時到碼頭的客人和貨物便要在閘頭處乘小艇擺渡至碼頭方可上船。此現象直至六十年代初期才結束。
1、黃圃——廣州線。每隔一天往返營運一次。上世紀40年代開辦,1986年停航。
2、石岐——黃圃——大崗線。每天往返營運一次。1975年開辦,1980年停航。
3、黃圃——大崗線。每天往返營運一次。1980年開辦,1983年停航。
4、石岐——黃圃線。每天往返營運一次。50年代中期開辦。1985年停航。
5、石岐——黃圃——太平線。每天往返營運一次。1985年開辦,至1990年后停航。
位于黃圃鎮(zhèn)北頭坊西橋堡(今鎮(zhèn)一村四隊)。東南直至靈會坊黃坭坑山腳。據鎮(zhèn)上老人黎世友(89歲)、黎耀玲(72歲)講述:傳說明朝時期(距今約600余年),當時由海水沖擊的大量淤泥順著山腳逐漸向四周淀積,形成低洼土地,每年春夏之雨季、細崗仔、大崗山、北頭崗以及東面的蘇家崗、飯蓋崗近4000余畝的一帶山脈聚集之雨水順山體而下流,形成河道、匯聚到西橋堡之西橋大涌,這條黃坭坑至西橋堡的彎曲河涌,稱小瀝涌。后河涌兩邊種有水松樹,全長近一公里。由于當時黃圃最早的農貿集市在走馬崗金錢地,人們所需之日常用品、食品等,便用船只順著小瀝涌裝運到當時的黃坭坑松坑口一帶上岸,再沿山路搬運至市場出售。古代之墳墓用石、磚、灰等用材,亦必經此水道再轉山路搬運。因此,小瀝涌曾發(fā)揮過重要的水運作用。后來因山坭淤塞,海潮漸退,小瀝涌逐漸萎縮至西橋堡北頭涌而終止。
明末清初時期,黃圃北頭坊為防范外來盜賊,坊前西橋堡(今鎮(zhèn)一四隊)建有“西橋古道”閘門,坊后建有北溪堡的“天樞門”閘門,兩大閘門均有人按時關啟。
而“西橋古道”的由來據老人黎世友(今89歲)回憶:傳說當時此地有一河道,名叫“小瀝涌”,約有6米多寬,船只來往甚多,是往松坑口碼頭再往金錢地市集的必經水道。為方便本坊民眾來往,在橫跨小瀝涌之南北架起一座木橋,因在此涌之西,號稱西橋。此后又在涌和橋的北旁建起北頭坊向外的唯一一道閘門。閘門寬有2米、高3米多,上方有一白石橫跨正中,刻有“西橋古道”四字,金字脊青瓦蓋上,四隅青磚到頂。至今近400余年。閘門以北即現鎮(zhèn)一村市場一帶,便是舊稱之西橋古道。閘門于文革初被毀、僅留下“西橋古道”此石刻為鑒。
利濟門在原黃圃中學邊,利濟門大街是用大長條麻石鋪徹,街面約兩丈多寬,平直寬敞,街邊種有木棉樹、桄榔樹,街面干凈,街南邊還有一條用于流通東面山坑水和三社上街民居水的大水渠。利濟門大街是三社上下街貫通的主要大街巷。利濟門大街兩頭設有閘門。閘門是用大麻石徹成,高約一丈多,寬有八尺多,厚度一尺多,兩個閘門均稱為利濟門。
西利濟門靠邊有個利濟社,利濟社邊有座文閣廟,樓三層。東利濟門對著天后廟。附近方園不到百米地方有幾個廟社,可見當時這地方十分繁華。利濟社對開河邊,種有一棵大榕樹,據說是由一個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