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一、南京中山陵附近還有沒有其他景點
南京中山陵附近還有很多景點,比如:靈谷寺、明孝陵、海底世界、孫中山紀念館、中山植物園等。
山門是靈谷公園的大門,這座仿古建筑的山門是20世紀30年代重建的,其形式為三拱門,綠色琉璃瓦檐頂,外墻為紅色,所以也叫紅山門。門額上有“靈谷勝境”四字,是現(xiàn)代書法家錢松岳先生的手筆。
靈谷塔——原名陣亡將士紀念塔,是陣亡將士公墓的主要建筑之一,建于民囯二十年~民國二十二年(1931~1933年)。塔的設(shè)計者是美國著名建筑師茂非和中國建筑師董大酉。該塔高約60米,九層八面,全部用鋼筋水泥建筑。
每層以綠色琉璃瓦披檐,塔外繞有走廊(云座),圍以石欄桿的平臺,塔之中部用螺旋式,扶梯有260多級圍轉(zhuǎn)而上,每層每面有門通至塔外繞之平座,繞臺可鳥瞰鐘山景物。
明孝陵位于南京市玄武區(qū)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東毗中山陵,南臨梅花山,位于鐘山風景名勝區(qū)內(nèi),是明太祖朱元璋與其皇后的合葬陵寢。因皇后馬氏謚號“孝慈高皇后”,又因奉行孝治天下,故名“孝陵”。其占地面積達170余萬平方米,是中國規(guī)模最大的帝王陵寢之一。
明孝陵作為中國明清皇陵之首,代表了明初建筑和石刻藝術(shù)的最高成就,直接影響明清兩代五百余年20多座帝王陵寢的形制,依歷史進程分布于北京、湖北、遼寧、河北等地的明清皇家陵寢,均按南京明孝陵的規(guī)制和模式營建,在中國帝陵發(fā)展史上有著特殊的地位,故而有“明清皇家第一陵”的美譽。
1961年3月,明孝陵被國務(wù)院公布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被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2003年7月,明孝陵及明功臣墓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2006年12月,被列為首批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
南京海底世界位于南京市玄武區(qū)中山陵梅花山旁,是融科普教育、觀賞娛樂為一體的大型海洋生物展示工程,由中國與新加坡合作建設(shè),引進澳大利亞先進技術(shù)。
南京海底世界有200余種,10000多尾海洋魚類,6只來自南極的帝企鵝,20余只溫帶企鵝,并有北極熊、北極狐、海豚海獅等海洋哺乳動物30余只。南京海底世界擁有180度亞克力透明玻璃構(gòu)成的隧道,長74米,寬3米,高2.4米,儲水量4000多噸,其中生活著百余種海洋魚類。
孫中山紀念館,原名藏經(jīng)樓,位于中山陵與靈谷寺之間的密林中,是一座仿清代喇嘛寺的古典建筑。主樓高20.8米,頂上蓋綠色琉璃瓦,屋脊為黃色琉璃瓦,正脊中央飾有紫銅回輪華蓋,梁、柱、額枋均飾以彩繪。
樓內(nèi)珍藏孫中山先生的經(jīng)典著作和奉安照片等珍貴史料。樓前廣場正中的花臺上豎有一尊高2.6米的孫中山先生全身銅像。樓后有長達125米的碑廊,上刻孫中山先生所著“三民主義”全文。孫中山紀念館位于中山陵與靈谷寺之間的茫茫林海中,是一座仿清代喇嘛寺的古典建筑。1934年中國佛教協(xié)會發(fā)起募建。
此樓專為收藏孫中山先生的物品而建,又名藏經(jīng)樓。主要包括主樓、僧房和碑廊三部分,面積達3000多平方米,現(xiàn)辟為孫中山的經(jīng)典菱處,還展出奉安大典珍貴史料。主樓共三層,底層為講經(jīng)堂,并有夾樓聽座;二樓為藏經(jīng)、閱經(jīng)及研究室;三樓為藏經(jīng)室。
南京中山植物園位于南京市玄武區(qū)鐘山風景名勝區(qū)內(nèi),又稱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隸屬中國科學院,始建于1929年(民國十八年),原名為總理陵園紀念植物園,是中國第一座國立植物園,中國四大植物園之一。
中山植物園是中國第一個加入“國際自然和自然資源保護聯(lián)盟”的植物園,是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瀕危植物委員會成員;成功主辦了亞洲史上第一次國際植物園學術(shù)討論會及第十一屆國際植物園協(xié)會大會。
截至2013年底,植物園占地面積186萬平方米,園內(nèi)珍藏有臘葉標本70余萬份,植物園保存植物3000種以上,建成專類園(區(qū))10個;擁有館藏標本70萬份;設(shè)有觀賞植物中心、藥用植物中心、植物信息中心、植物遷地保護重點實驗室和華東地區(qū)最大的植物標本館。
整個植物園分南北兩區(qū),北區(qū)以保護、研究、利用中國中亞、北亞熱帶植物為重點,南區(qū)是以熱帶植物宮為中心的植物博覽園。
二、簡介有關(guān)中山陵的背景資料
中山陵位于南京東郊鐘山風景區(qū)內(nèi),偉大的民主革命先驅(qū)孫中山先生的遺體安放在這里。肅穆莊嚴的中山陵以其歷史意義、文化價值和優(yōu)美的景致成為海內(nèi)外華人爭相瞻仰的地方。中山陵前臨平川,后依青山,呈警鐘型。陵墓建筑全部覆蓋藍色琉璃瓦,牌坊、陵門、碑亭、祭堂和墓室建筑在一條中軸線上,以寬闊的花崗石臺階連接,緊湊完整,蔚為壯觀。陵墓祭堂內(nèi)刻有孫中山手書的《建國大綱》,正中是孫中山坐姿雕像,墓室里陳放著孫中山臥式雕像。中山陵結(jié)合山巒地勢,突出天然屏障,以大片綠茵、寬闊石階把孤立的小建筑聯(lián)成整體,蒼松翠柏,漫山碧綠,既有時代氣息,又蘊民族風格,是中國近代大型群體建筑的杰作。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病逝。遵照孫中山先生生前歸葬南京東郊鐘山之遺愿,當時的南京國民政府決定建造中山陵。1929年春,陵墓主體工程完工,同年6月1日舉行了隆重的奉安大典。中山陵園歷盡滄桑,在日本侵華戰(zhàn)爭期間,許多景點建筑毀于炮火之中。新中國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高度重視對中山陵的保護,曾特地從湖南運來2萬株杉樹和梧桐樹,種植在陵墓四周。1961年,中山陵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66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00周年,中央人民政府撥??顚⒅猩搅炅觊T、碑亭、祭堂頂上的琉璃瓦進行了更換,祭堂和墓室的銅門也全部修整如新。1986年,國家再次撥??钚掭葜猩搅觎`堂、碑亭和牌坊,并修復了陵墓附近的藏經(jīng)樓主樓,作為孫中山紀念館。近年來,正氣亭、永豐社、永慕廬、議政亭、仰止亭、音樂臺、流徽榭、行健亭、航空烈士公墓等中山陵內(nèi)的多處附屬建筑均修葺一新。目前,中山陵園林海蒼茫,花團錦簇,林木總面積達3000多公頃。歷史沿革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先生在北京與世長辭,舉國悲痛。國民政府旋即成立了葬事籌備委員會,負責先生的葬事工作,并選墓址于紫金山。1929年6月1日舉行了奉安大典,將中山先生的遺體由北京遷葬于南京中山陵。1929年7月1日,國民政府組織總理陵園管理委員會。葬事籌委會是日撤消,一切經(jīng)手事項移交總理陵管會辦理??偫砹陥@管理委員會直隸于國民政府。其職責是:護衛(wèi)陵墓;管理陵園;辦理陵墓工程及陵園建設(shè);辦理陵園農(nóng)林事業(yè);指導陵園內(nèi)新村之建設(shè)。委員會議決各案,交由常務(wù)委員會執(zhí)行??谷諔?zhàn)爭開始,南京淪陷前,總理陵園管理委員會隨國民政府遷移重慶,會址設(shè)在重慶南溫泉虎嘯口青年會內(nèi)。機構(gòu)大為縮減,原有業(yè)務(wù)停頓,僅留少數(shù)職員負責保管基金及重要公物、檔案日本必看景點。1942年(民國31年)汪偽政權(quán)成立“國父陵園管理委員會”,此機構(gòu)僅存兩年多。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8月27日,總理陵園管理委員會作出回遷計劃,并先派兩名職員到南京,接收陵園房屋及其它財產(chǎn)。1946年7月,國民政府將已有17年歷史的“總理陵園管理委員會”改組為“國父陵園管理委員會”。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4月24日清晨,解放軍第二野戰(zhàn)軍第35軍105師師長劉志誠率部進駐國父陵園梅花山園林處保護陵園。4月28日,南京軍事管制委員會成立。5月10日,南京市人民政府成立。5月11日,軍管會發(fā)出保護中山陵園的布告:“......為嚴密保護孫中山先生陵園起見,無論軍民人等,前來游覽,不得損傷一草一木,違者嚴懲不貸......”解放后,中山陵園的管理機構(gòu)在隸屬關(guān)系和名稱上屢有變更,現(xiàn)在陵園管理機構(gòu)為“中山陵園管理局”,為南京市政府直屬事業(yè)單位。1998年10月1日,經(jīng)南京市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審議制定,江蘇省九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批準,《南京市中山陵園風景區(qū)管理條例》正式施行。這是一部系統(tǒng)的、全面的保護和管理陵園的法規(guī)
三、中山陵有哪些景點
孝經(jīng)鼎位于中山陵正南面,1929年,孫中山先生靈柩奉安中山陵后,戴季陶和國立中山大學全體同學為表達對孫中山先生的敬仰和懷念之情,決定捐資鑄造一尊銅鼎,安放在中山陵前。
中山陵牌坊亦稱博愛坊,是墓道南端的入口處,謁陵憑吊者必經(jīng)于此。整座牌坊,都帶有濃厚的中國傳統(tǒng)和風格。牌坊高11米,寬17.3米,三間四柱沖天式。
牌坊的頂端,蓋有藍色琉璃瓦。四根石柱的柱腳前后,夾抱鼓石,柱底是長方形的大石座。牌坊上刻有蓮瓣、云朵和古代建筑彩繪式的圖案。
陵門建筑在中山陵中軸線上的正中,門前是一塊寬闊的水泥平臺,能容納一萬多人。平臺兩側(cè)是絨毯般的草坪。
在左右草坪上,互相對稱的十棵四季長青的黃楊球,還有六株名貴的千頭松,其狀如傘,異常優(yōu)美。陵門的外面,兩邊有半環(huán)形的石擁壁,與陵墓的圍墻相連,把中山陵墓拱衛(wèi)在里面。
中山陵碑亭建在天下為公陵門后面第二層平臺上,以花崗石建造,重檐歇山頂,上覆藍色琉璃瓦,為仿中國古代傳統(tǒng)的木結(jié)構(gòu)形式,高17米,寬12.2米,平面近似方形。
日本景點(中山陵 日本人)" title="中山陵日本景點(中山陵 日本人)" >
墓碑為,高9米,重達幾十噸,是用一塊巨大的花崗石雕琢而成。當年建造墓碑時,曾向國內(nèi)各省廣泛征求墓碑材料。
祭堂為中山陵主體建筑,位于海拔高度158米的第十個大平臺上。大平臺東西寬137米,南北深38米。
處在山頂最高峰,融中西建筑風格于一體,中山陵祭堂吸取中國傳統(tǒng)陵墓布局的特點,采取中軸線對稱的布置方式,建筑的色彩也沒有采用傳統(tǒng)帝陵的黃色琉璃瓦和紅墻,而采用藍色屋頂灰白色墻身。反映了孫中山先生一生追求民主的愿望。
四、中山陵景區(qū)有哪些景點
中山陵景區(qū)的經(jīng)典包括:音樂臺、流徽榭、藏經(jīng)樓、美齡宮、碑亭等。
音樂臺在中山陵廣場南面。舞臺面積近250平方米,臺后建有弧形大照壁,壁高11.3米,寬16.7米,具有匯聚聲音的功能。臺前有彎月狀蓮花池。池前依坡而建扇形觀眾席,可容納觀眾3000余人。
流徽榭,又名水榭,是中山陵紀念性建筑之一,建于1932年冬,它由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捐款建造,由陵園工程師顧文鈺設(shè)計。流徽榭三面臨水,一面傍陸,流徽榭以石階與岸相連。日本必游景點
平面呈長方形,長13米,寬9米,四周圍有約一米高的藍色欄桿;卷棚頂,上覆白色琉璃瓦;立柱表面均為藍色;檐椽施以白漆藍紋;梁枋、雀替均施以彩繪;地面鑲嵌紅色八角形小瓷磚?!傲骰臻俊比齻€楷書大字,是由黃埔軍校第一期學員徐向前元帥親筆題寫的。
藏經(jīng)樓又名孫中山紀念館,位于中山陵與靈谷寺之間的茫茫林海中。是中國佛教協(xié)會于1934年11月發(fā)起募建的,次年10月竣工。此樓專為收藏孫中山的物品而建,包括主樓、僧房和碑廊三部分。
美齡宮是蔣介石及其夫人宋美齡下榻的別墅,正式名稱為“國民政府主席官邸”,有“遠東第一別墅”的美譽。美齡宮主體建筑是一座三層重檐山式宮殿式建筑,頂覆綠色琉璃瓦。
在其房檐的琉璃瓦上雕著1000多只鳳凰,是中國唯一一例。整座建筑富麗堂皇,內(nèi)部裝飾奢侈豪華,裝飾以旋子彩繪,特別是藍底云雀瓊花圖案出自工筆畫家陳之佛之手,獨一無二。
中山陵碑亭建在天下為公陵門后面第二層平臺上,以花崗石建造,重檐歇山頂,上覆藍色琉璃瓦,為仿中國古代傳統(tǒng)的木結(jié)構(gòu)形式,高17米,寬12.2米,平面近似方形。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中山陵景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