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一、哪個國家的地下排水溝可以旅游
1、日本的地下排水溝可以成為旅游景點。
2、日本的地下排水溝被稱為“地下水路”,是一種獨特的城市基礎設施。這些水路是為了防止城市內(nèi)澇而建造的,可以將雨水和廢水排放到海洋中。這些水路不僅起到了排水的作用,還成為了日本城市文化的一部分。
3、在日本,有許多地下水路可以供游客參觀。其中最著名的是位于東京的“江戶東京下水道博物館”。這個博物館展示了江戶時代的排水系統(tǒng)和現(xiàn)代排水系統(tǒng)的發(fā)展歷程。游客可以在這里了解到日本城市排水系統(tǒng)的歷史和技術。
4、此外,日本還有許多地下水路可以供游客參觀。例如,位于大阪的“天保山地下水路”,是一個由石頭和磚塊建造的地下水路,可以讓游客了解到大阪城市排水系統(tǒng)的歷史和技術。還有位于福岡的“福岡市地下水路”,是一個由混凝土建造的地下水路,可以讓游客了解到現(xiàn)代城市排水系統(tǒng)的技術。
5、總之,日本的地下排水溝不僅是一種城市基礎設施,還成為了一種獨特的旅游景點。游客可以在這里了解到日本城市排水系統(tǒng)的歷史和技術,感受到日本城市文化的獨特魅力。
二、日本各大地方旅游景點介紹 日本的景區(qū)景點介紹
日本國(日文:日本國,平假名:にほんこく或にっぽんこく,羅馬字:Nihon-koku或Nippon-koku,英文:Japan)簡稱日本,是位于亞洲大陸東岸外的太平洋島國。日本主要旅游景點的介紹是什么?
大阪(Osaka)是日本的第二大城市,古稱浪速,又叫難波,19世紀起始稱大阪。它東接歷史悠久的京都和奈良,西連神戶,這里是日本的經(jīng)濟、貿(mào)易、文化中心,同時作為日本的歷史文化名城,由于瀕臨瀨戶內(nèi)海,自古以來大阪就為古都奈良和京都的門戶,是日本商業(yè)和貿(mào)易發(fā)展最早的地區(qū),與眾不同的歷史孕育了其獨具特色的傳統(tǒng)藝術、娛樂文化及飲食文化。另外,大阪必去的一些代表性的地點為:作為大阪的象征大阪城,美食和地道小吃的天堂道頓堀,以及再現(xiàn)美國好萊塢電影真實場面的日本環(huán)球影城,在這里的一切會讓您陶醉在電影的世界中,讓您作一天銀幕的主人公,給你無窮的興奮浪漫和感動。
大阪城市交通樞紐中心的北部地區(qū)梅田,即是大阪繁榮,現(xiàn)代化的象征地,又是時尚購物休閑的理想之處。還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地下商店街。
以道頓堀為首的南部地區(qū)則可以說是大阪的心臟;這里即是被譽為“天下的廚房”發(fā)源地;又是關西文化的精髓之區(qū);同時也是日本傳統(tǒng)商業(yè)的集散地。時代的演變,現(xiàn)在這兒又成為年輕人憧憬的時尚地帶。
富士山在日語中的意思是“火山”,它海拔3776米,面積為90.76平方公里,屹立于本州中南部,跨靜岡、山梨兩縣,東距東京80公里。是日本國內(nèi)的最高峰,也是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之一,目前處于休眠狀態(tài),但地質(zhì)學家仍然把它列入活火山之類。這座被日本人奉為“圣岳”的山峰自781年有文字記載以來,共噴發(fā)了18次,最后一次噴發(fā)是在1707年,此后休眠至今。山頂上的兩個火山口形成了兩個美麗的火山湖,山麓處還有火山噴發(fā)后留下了千姿百態(tài)的.山洞,有些仍在不斷噴氣。富岳風穴內(nèi)的洞壁上則結滿了鐘乳石似的冰柱,被稱為“萬年雪”。
富士山四周有劍峰、白山岳、久須志岳、大日岳、伊豆岳、成就岳、駒岳和三岳等“富士八峰”。富士山有4個主要登山口,分別為富士宮口、須走口、御殿場口、富士吉田(河口湖)口,其中前三個在靜岡縣內(nèi)。坐落在頂峰上的圣廟──久須志神社和淺間神社是富士箱根伊豆國立公園的主要風景區(qū),也是游人常到之地。
富士山北麓有富士五湖,從東向西分別為山中湖、河口湖、西湖、精進湖和本棲湖,湖光山色十分宜人。河口湖中所映的富士山倒影,被稱作富士山奇景之一。湖東南的忍野村,有涌池、鏡池等8個池塘,總稱“忍野八?!?,與山中湖相通。南麓是一片遼闊的高原牧場,綠草如茵,牛羊成群。一年四季不但自然景色嫵媚之至,且還有種種休閑活動的場所。夏季適于露營、游泳、釣魚等,冬季則是滑雪滑冰的好場所。據(jù)說,在山頂?shù)幕鹕胶秀逶∫幌?,能消災免禍?/p>
東京是日本的首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東京創(chuàng)建于1457年,古稱江戶。1868年明治維新后,明治tian皇從京都遷都江戶,改稱東京。東京與橫濱、千葉構成日本著名的京濱工業(yè)區(qū)。東京也是日本的商業(yè)、金融中心。在很多亞洲年輕人的眼里,東京是一座充滿活力和時代感的城市,它總是走在流行的最前線。流行音樂、偶像電視劇、Walkman、MD、手機、化妝品、電子游戲、厚底鞋以及前衛(wèi)的化妝、這一切年輕人的最愛,都從這里開始。
銀座、新宿、池袋、澀谷這些東京最繁華地區(qū)的地名,成為時尚年輕人心目中圣經(jīng)寶典般的名字。有法國香榭大道之稱臺場則是時下日本最富人氣的休閑渡假區(qū)。
坐著東京四通八達的新干線,能迅速穿越東京的東西南北,來到多摩地區(qū)欣賞國家公園的秋葉紅楓;或穿過日本最大的平原——關東平原,欣賞富士山的圣潔美景。
東京的櫻花早已在魯迅的文章中為大家所熟知。每年3-4月的櫻花季節(jié),東京櫻花開遍,從上野公園、新宿御苑,到千鳥之淵、隅田公園,無處不是賞櫻勝地。
在東京的無限繁華中,還流傳著古老的日本傳統(tǒng)。雖然不像京都那樣古樸優(yōu)雅,卻無疑是一座繁華大都市中最難能可貴的風景。東京三大祭至今為民眾所衷心流傳;相撲、歌舞伎、能劇等傳統(tǒng)技藝在東京都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1、富士山:富士山是日本第一高峰,是日本民族的象征,被日本人民譽為“圣岳”。富士山位于本州中南部,東距東京約80千米,面積90.76平方千米,海拔3776米,山峰高聳入云,山巔白雪皚皚。
2、東京天空樹:是位于日本東京都墨田區(qū)的電波塔,由東武鐵道和其子公司東武塔天空樹共同籌建,于2008年7月14日動工,預計2012年5月22日完工啟用。
3、東京鐵塔:位于日本東京港區(qū)芝公園內(nèi),是一座以巴黎埃菲爾鐵塔為范本而建造的紅白色鐵塔,但其高333米,比埃菲爾鐵塔高出13米。
4、上野公園:是東京最大的公園,面積有52、5萬平方米。這里原來是德川幕府的家廟和一些諸侯的私邸,1873年改為公園。
更多關于日本有那些著名旅游景點,進入:查看更多內(nèi)容
奈良公園是奈良最著名的景點,除了擁有東大寺、春日大社等名勝古跡,位于公園附近的若草山也是俯瞰奈良風光的絕妙之地。
公園的最大亮點就是無處不在的梅花鹿,喂食小鹿是游人最喜愛的項目。這里的鹿都是散養(yǎng)的,且極富靈性,見到游人手上有鹿餅會主動走來,甚至連等紅綠燈過馬路這種技能都會。公園里面還有諸多小而美的景點,適合花一天的時間游玩。奈良的藥妝店也是全日本最便宜的。
河口湖是富士五湖中開發(fā)最早的,由于交通方便,成為五湖的觀光中心。其他四湖分別是本棲湖、精進湖、西湖、山中湖。湖上有長達1260米的跨湖大橋,游客可以在橋上觀賞遼闊景色。河口湖的鵜島是五湖中唯一的島嶼,島上有神社,據(jù)說專門保佑孕婦安產(chǎn)。
河口湖也是觀賞富士山美景的最佳地點。在沒有風的情況下,可以在湖面上看到富士山的倒影。河口湖四季皆宜游玩,春秋兩季最有特色。
富士山是日本國內(nèi)的最高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之一,山體高聳入云,山巔白雪皚皚,氣勢磅薄。從山腳到山頂,富士山共劃分為10個階段,每個階段是一個“合目”,山頂稱“十合目”。
每合目都設有供游人休息的地方,巴士最高可上到2305米的“五合目”,相當于一個位于半山腰的休閑平臺,有一個很大的停車場,有著許多餐廳以及旅游紀念品小店,還有一個郵局,是游客聚集人數(shù)最多的景點。
鐮倉高校前站是江之島電鐵所經(jīng)營的鐵路車站,位于日本神奈川縣鐮倉市境內(nèi)。下車可步行到達鐮倉高校。因為一部《灌籃高手》,這個平凡的小車站成為了無數(shù)動漫迷心中的朝圣地。
《灌籃高手》片頭中最著名的鏡頭——櫻木花道和晴子揮手的閘道口,就取景自鐮倉高校前車站的十字路口。沿海的鐵路與公路,木質(zhì)的火車月臺,路口高高的坡道,非常日式的海濱小鎮(zhèn)風光。
大涌谷是位于東京近郊溫泉勝地箱根的一個著名觀光景點。在這里可以看見富士山和箱根群山。大涌谷是大約40萬年前火山大噴發(fā)形成的火山口遺跡,現(xiàn)在每天仍不斷地由地下噴出大量的水蒸氣和火山瓦斯。
走近大涌谷,會聞到火山特有的撲鼻的硫黃味,呼吸道有問題的朋友不建議去。大涌谷的特產(chǎn)是黑玉子,就是黑雞蛋,黑雞蛋用溫泉蒸煮,當?shù)貍髡f,吃一枚黑雞蛋可以延壽7年。
日本一直是一個讓人心儀的旅行目的地,不管是東京大阪還是北海道京都,都各有各的味道。下面為大家整理了日本著名的旅游景點,一起來看看吧!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富士山不僅是日本最高的山峰,也是國家的象征。在描畫日本的無數(shù)藝術作品中,無不見富士山的影子。富士山實際上是一座層狀活火山,雖然自1707年以來它就未再爆發(fā)過。
據(jù)統(tǒng)計,每年有大約20萬人攀登富士山,富士山成為日本最著名的旅游景點。若天氣晴朗,您在東京市區(qū)就能眺望到富士山頂。富士山的攀登旺季是每年的7月和8月,游客從東京出發(fā),可輕易的到達富士山腳下。
和平公園一直吸引著各國游客來此參觀,它的存在不僅是對逝者的銘記與追思,也是對未來和平的真誠向往。除了原爆屋頂,園內(nèi)還設有罹難孩童紀念碑、和平圖書館、和平博物館,園內(nèi)的“和平之火”夜夜不息,“和平之鐘”被無數(shù)鄙夷戰(zhàn)爭的人們敲響,鐘聲回蕩在廣島上空。
金閣寺是日本最美麗的建筑之一,于1397年以足利義滿將軍之名所建,專為舉辦佛教紀念活動所設。金閣寺至高的兩層樓被金葉全部包裹,金閣寺也因此得名。
1950年,金閣寺被一個日本瘋和尚付之一炬,后于1955年重建,閣亭和周圍的花園池塘是日本最美麗的取景地之一。
沖繩的夏天適合享受海水浴。在沖繩,除冬季外,穿T恤衫和短褲等等夏裝即可舒爽度過。不過,沖繩的紫外線很強,所以太陽鏡、帽子和防曬霜等是必備之品。
夏天是去長崎旅游的最佳季節(jié),在碧綠的'海濱,游客可以盡享美好的人生。氣溫受到暖流的影響一年中的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的溫差較小,平均攝氏16.6度,長崎是亞熱帶氣候,跟東南亞比較相似,具有濃厚的南國風情。
臨近太平洋,空氣潮濕,平均濕度為72%。全年有130多天下雨,多云天氣也有100多天,日照時間約為43%。夏秋之交會有臺風、地震等災害性天氣。名古屋1月到4月的平均氣溫為4攝氏度,5月到9月為20攝氏度,9月到12月為10攝氏度。
冬暖夏涼,四季都適合出行。在四季明顯的日本,神戶是一個冬季相對較暖,夏季較涼爽的舒適城市。
導語:日本是中國人十分喜歡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如果我們想要去日本游玩的話,又覺得那些倒背如流的景點,大家已經(jīng)去完、或者讓你聽到都感到厭煩的話,那么下面這幾個比較新鮮、又不是旅游書必定介紹的地方,相信你們一定會喜歡。
我們可以選擇去首都_外郭放水路游玩,G-CansProject,聽上去很威風的名字,好像與高達、殖民衛(wèi)星有關。其實是一個位于崎玉縣,春日部市的地下取水道:正式名稱是首都圈外郭放水路(しゅ之けんがいかくほうすいろ)。
首都圈外郭放水路,是全球最大的下水道,它足足有50公尺深,首都圈外郭放水路,除了名字帥氣外,更被日本政府列為一級河川,近年還有不少廣告、特攝、MV等在此取景,令取水道搖身一變成為大受歡迎的景點。其實它在地面,還建有名為“龍Q館”的展覽館。
但是需要我們注意的是因為每天只有3至4個時段開放預約,所以參觀前務必上官網(wǎng)預約。
說到屋久島,這景點已經(jīng)很多人知道了吧。島上約有14,000位居民,以日本降雨最多的'地方聞名,當?shù)赜幸痪渌渍Z「一個月下35天的雨」。在日本降雨紀錄上,屋久島一天的降雨量曾與北海道全年的降雨量相同。所以到訪的話,就不要抱著好天氣的希望了。
想去其他同樣充滿古色古香的地方嗎?位于長野縣的奈良井宿,還保留著江戶時代的味道。雖然位于JR線附近,但這里并沒有因此變得太現(xiàn)代化,所有建筑物都保存得很好,好像突然回到了古代一樣。
這里每年都會有弓道大會,還有夏祭和一年一度的春天大型祭典,住宿的地方也是同樣的建筑,有時間可以住下來感受這里的生活。
有別于東南亞國家,身處亞熱帶的日本梯田,擁有與別不同的四季面貌,一年四季都在山上掛著一幅幅獨特的畫。千葉縣鴨川市、石川縣輪島市、長野縣千曲市、三重縣熊野市、高知縣_原釘和佐賀縣玄海釘,這六個地方的梯田就較近首都圈。最適合就是前往享受帶點鄉(xiāng)土味的美景,同時感受日本生活的種種面貌。
看過NASA的旅行相簿后,心頭中涌起一種想要奔上宇宙的沖動嗎?除了NASA和太空館之外,其實還有滿多選擇的。例如位于鹿兒島縣、日本最大的宇宙航行基地:種子島宇宙中心。
種子島宇宙中心是目前日本最大的宇宙航行基地,主要用途是發(fā)射人造衛(wèi)星、火箭。與全球各地不少的發(fā)射中心不同的是,種子島宇宙中心周邊的不是一片荒漠,而是蔚藍海岸與翠綠稻田繪制成的一幅靜物畫。
除了日本獨立研發(fā)的1:1實體火箭展覽外,更可以一睹發(fā)射場的風光,親歷以前只會在電視機看到的畫面。
日本國(Japan)是位于亞洲東部的島國,由本州、四國、九州、北海道四個大島及7200多個小島組成,看看下面的日本著名景點介紹吧!
Tokyo|朋克常與和服女子同時出現(xiàn),卻不會讓人產(chǎn)生唐突之感,東京的魅力,在這前衛(wèi)與古韻的穿插撞擊中,一點點折射出來。
Hokkaido|人們說,北海道一生中要去四次,因為每個季節(jié)都有不同迷人景色,還有銘刻于心的愛情故事,這里是完美的理想國都,這里是北海道。
Okinawa|沖繩是不一樣的日本。沖繩有日本最烈的酒,“泡盛”。沖繩有日本最艷的櫻花,寒緋櫻。
Kyoto|日本人的心靈故鄉(xiāng)。凡有歷史卻已不是當下書寫歷史重地的城市,都有股悠然安逸的別致味道。
Osaka|大阪是在張揚的同時炫耀著自己的個性。有點像上海,繁華,熱鬧,潮流,時尚,但是感覺最強烈的還是它的“本土化”氣息。
FujiSan|日本人奉之為“圣山”,是日本民族的象征,也是許多日本人的精神支柱。醉美富士山,倒影中見證著歷史的興衰。
Nagoya|名古屋是一個美麗的城市,市內(nèi)綠蔭夾道,鮮花吐芬,港灣隱蔽,不太受風浪的影響。
Nara|奈良的鹿,若草中學聽腳踏木琴和少年們的歌,路過街角的百年作坊,捎一包鰹節(jié)進酒館來壺本地釀的春鹿清酒.你看小鎮(zhèn),小鎮(zhèn)看你。
碧綠的海濱公園、潔白的遠洋輪船、藍色的海、遠近的現(xiàn)代化建筑,使這個城市顯得生機勃勃。
Fukuoka|日本最適宜居住的城市,福岡式的微笑,盡顯淡雅九州日式和風悠然。
日本料理非常講究保持食物的原味,不提倡加入過多調(diào)料,以清淡為主。日本料理在賣相上格外精致。食物,盤子的擺放,都很有講究。魚和豆腐是日本常見的食材。
燒肉對于日本人而言,有著極大的吸引力,上班族下了班與同事來吃個燒肉,喝著啤酒,一天的工作壓力立刻解除了,在日本常見的燒肉食材為牛舌,和牛肉,內(nèi)臟類以及海鮮,例如:蝦、生蠔,而燒烤時不會刷上厚厚的醬汁,而是烤完后,蘸點日式醬油,蒜,蔥花或是特調(diào)的芥末醬,吃得到食物的.原味!
來到日本怎么能不吃一碗熱騰騰香噴噴的日本蓋飯呢?日式蓋飯一般被稱為“材料名+_”,例如沖出日本走向世界,在中國也大受歡迎的吉野家,就是靠著牛肉_聞名遐邇的。這種在白米飯上覆蓋住烹調(diào)好的食材,一碗端上桌既是主食也是菜肴。
鰻魚,相當受日本人的擁戴,有“即使一天吃上四回,仍想再吃”的說法。從可以燒烤現(xiàn)代風味鰻魚的江戶時代,鰻魚如此這般地受到日本人的喜愛,幾乎可以說就是因為有了“燒烤鰻魚”這樣的調(diào)理方法。提起鰻魚,說是以“燒烤鰻魚”為最高境界也毫不過分。
銅鑼燒是日本卡通人物哆啦a夢的最愛食品。它是一種烤制面皮,內(nèi)置紅豆沙夾心的甜點。紅豆餡的制作是日本小吃銅鑼燒最講究的工夫,從生豆泡水的時間,煮豆火候的掌控,到最后加糖,都要細心照顧才行。紅豆內(nèi)餡細致,香甜可口,綿蜜不膩,是人們的最愛。
烏冬面的意思就是手搟面,是一種以小麥為原料制造的日本面,在粗細和長度方面有特別的規(guī)定。根據(jù)配料的不同,有不同的風味。
天婦羅是日式料理中的油炸食品,用面粉、雞蛋與水和成漿,將新鮮的魚蝦和時令蔬菜裹上漿放入油鍋炸成金黃色,吃時蘸醬油和蘿卜泥調(diào)成的汁,鮮嫩美味,香而不膩。不是某個具體菜肴的名稱,而是對油炸食品的總稱。而具體的種類則有蔬菜天婦羅、海鮮天婦羅,什錦天婦羅等等。
四季皆宜,北海道、東北地區(qū)夏季與冬季;關東地區(qū)、中國地區(qū)、四國、九州地區(qū)春季與秋季;中部地區(qū)、關西地區(qū)全年皆宜。
神戶作為最早對外開放的口岸城市之一這里有濃郁的異國風情建筑超級適合游客們拍照而且夜晚的神戶被評價為“價值千萬美元的夜景”定要合張影哦
不可錯過的景點有這些:神戶港、神戶塔、馬賽克摩天輪、有馬溫泉、北野異人館街、六甲山~
名古屋市歷史豐韻濃厚的一座城市算是歷史悠久的古都但是它的現(xiàn)代建筑也是獨樹一幟櫻花的季節(jié)來這里更好啦因為古建筑和櫻花一起會構成超美的畫卷這個可是每個小仙女去日本最想看到的畫面了吧
不可錯過的景點:熱田神宮、名古屋城、名古屋電視塔、綠洲21~
福岡位于日本北九州是九州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交通發(fā)達這里不但是購物之都也還有福岡超多特色小吃所以每年的游客數(shù)量都在增多以特別適合游客們逛、吃、買哇
不可錯過的景點:太宰府、太宰府天滿宮、福田塔、大濠公園、櫛田神社~
沖繩肯定是游客們最喜歡的地方啦夏天去當然是最好噠陽光、海浪、沙灘、比基尼在這里最能感受島國的風情想象一下躺在沙灘邊喝個果汁就美得不行啦~
不可錯過的景點:美麗海水族館、首里城、萬座毛、北谷町美國園~
大阪有玲瑯滿目的世界品牌店又有許多個性平民的小鋪超級適合游客們逛大阪還有“美食后廚”、“水之都”、“浪漫櫻城”等很多美稱晚上走在大阪的大街小巷然后沿路吃個遍的感覺應該超級滿足
不可錯過的景點:日本環(huán)球影城、心齋橋、道頓掘、大阪城、大阪城天守閣~
東京的魅力無法三言兩語概括呀晚上的東京鐵塔超級美這里也是購物之都這里有景色有名勝有日本風情還有日本所有特色美食
絕對是日本必去的城市NO1.所以游客們必去東京鐵塔下拍個照去各大購物中心shopping一番還可以去迪士尼放空下自己哦
不可錯過的景點:新宿、臺場、東京迪士尼、秋葉原、淺草寺~還有各大百貨公司呀
三、為什么青島的下水道非常出名
承認德國人務實和先進就這么難嗎?
第一,德國人花費多年時間,建立了中國甚至世界上最先進的下水道。
1898年3月6日,《膠澳租界條約》簽訂后,德國人開始建設青島。
當時青島還很落后,不存在排污設備,一旦下雨就積水。
同時,本地居民衛(wèi)生意識也差,隨便大小便,街上就可以看到屎尿。
一旦下雨,街上衛(wèi)生就極差,甚至導致青島傷寒、痢疾等疫病大范圍流行。
資料寫:污水混著雨水滲入水井,污染了飲用水源,導致腸炎和傷寒在水土不服的德國人中流行,連總督葉世克也于1901年初死在了這場時疫中。
德國開始在德國人居住地,花費多年時間修建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下水道:排水管道80公里,其中雨水管道29.97公里,污水管道41.07公里,雨污合流管道9.28公里。
由于當時青島不大,人口僅有5萬,德國人居住地區(qū)更小,這80公里已經(jīng)相當了不起了。
事實證明,這套下水道修建好的半個世紀內(nèi),這一區(qū)域沒有發(fā)生過大面積洪澇現(xiàn)象。
今天中國大城市,基本都采用雨污分流。
不過,僅僅十多年前,中國很多城市還沒有實現(xiàn)這點。
沒有采用雨污分流的主要問題是,生活污水里面可能會有雜物,會導致管道的堵塞。
尤其管道使用時間久了以后,污水管道逐步會被堵塞,會越來越窄,需要不斷疏通,工作量很大,效果不好。
而且,污水管不可能太大,因為污水不會有多少。
一旦出現(xiàn)大雨,污水管即便沒有堵塞,也難以承受這么大的水流。
所以,雨污分流是很先進的,也很有前瞻性,是青島沒有內(nèi)澇的根本性原因。
這個設計,對于建國后青島的市政也有極大影響。
“青島市后來新建、改建排水管網(wǎng)中,97%都采用了‘雨污分流’模式?!边@大大領先全國。
需要說明的是,德國對于雨污分流在青島的實施,細致論證了好幾年才實現(xiàn),體現(xiàn)了德國佬的嚴謹態(tài)度。
第三,德國佬建筑物的質(zhì)量和前瞻性。
青島極少數(shù)雨污合流的管道內(nèi)部,對不起,全部貼有德國運來的瓷磚。
這是為了便于污水不會堵塞,以及清理時候比較容易。
大家知道雨污合流的管道有多高:高約0.8米、寬約0.4米。一個成年人爬進去,絕對沒問題。自己當年的影子。
而市區(qū)主要的排水管道,有多大?
我們看看僅存的一段,安徽路排水管道入??凇_@個排水管距離著名景點棧橋只有幾百米,長3米,高2.5米,是長方形,普通汽車在里面行駛沒問題。
下水道在特殊年代,竟然還做過防空洞使用,大家可以想想多款大了。
當時報道這么寫:當時青島中心城區(qū)的污水排入大海,會對海灘或者港口錨地造成污染。經(jīng)過嚴謹考證,德國人終于將排污點選在團島的最西端,緊靠膠州灣入口的海峽處選定了排污口。這里水深且有著強烈的海流,可以將污水和雜物沖走。
即便如此,德國人還設置了污水泵站,采用機器加速水流動,避免海水淤積。
要知道,青島充其量只是德國的一個殖民地,說不定什么時候就丟掉了,德國人灰溜溜的厲害。
即便如此,德國人對于建設青島是毫不含糊的,一個下水道都不但前瞻性極強,而且絕對保證質(zhì)量。
要知道,很多東西不是沒有建設技術,而是沒有意識或者不愿意花錢。
正常來說,0.3米的下水道,可以保證大部分降雨時候不堵。但0.8米的下水道則可以保證無論什么下雨都不會堵。但0.8米的造價可能比0.3米高出二三倍,在于愿不愿意花這個錢。
德國人即便不能保證在青島的的殖民,很可能是為他人做嫁衣,也毫不猶豫的花費巨資去建設。
而且看看今天留下的遺跡,這些建筑物的質(zhì)量絕對是可靠的。
雖然過了一百年,由于城市擴大太多和設備老舊翻修,這些管道只剩下幾公里,但不能否定在建設時候的先進性。
甚至可以這么說,直到90年代,我國很多城市建設者都沒有這種意識。
以做事嚴謹認真甚至死板的日本人,驚嘆于德國建設的下水道系統(tǒng):“它們?nèi)绱送昝馈保?/p>
里面的墻壁長期受海水的侵蝕留下歲月的痕跡
下水道里異常寬敞,的確可以跑開汽車
雖然油紙包的段子是假的,但當年德國霸占青島,確實以19世紀末歐洲最先進的城市規(guī)劃理念來打造地下管網(wǎng),以德國最先進工業(yè)技術修造城市排水系統(tǒng)。
首先是領先全球的理念:雨污分流,也就是雨水排泄與生活污水排泄分開處理。
為此,專門修筑十二條分流雨水的暗渠,總長5464米,更有總長29點97公里的排雨水管道和41點07公里的排污管道。
如此強大排水系統(tǒng),當年造訪青島的亨利親王就曾自豪斷言:亞洲第一!
1903年,德國人開始鋪設污水管道并修建排水泵站
在當時德國膠澳總督府的備忘錄里說,當時德國修這一套系統(tǒng),是懷著大夢想的,要把青島打造成德國的療養(yǎng)勝地,一切工藝建造,清一色高標準嚴要求,修出這強大效果。
青島也由此成為中國最早實現(xiàn)下水道“雨污分流”城市。
分流式下水道的雨水和污水分別排入不同管道,糞便和生活污水從一個管道流出,經(jīng)處理后流入近海,雨水從另一個管道流出。一方面,它能確保強降雨時污水排放不影響泄洪;另一方面,雨污分流確保雨水管道不會被污水雜質(zhì)堵塞?!?/p>
“青島市后來新建、改建排水管網(wǎng)中,97%都采用了雨污分流模式?!?/p>
另外,德國人還給排水管道專門貼了瓷片。
青島市博物館講解員孫曉雯介紹,管道下端較窄,底部的瓷片非常光滑,使得水流能夠快速流過,污水中的淤泥和雜質(zhì)也能被一起沖走;而上端寬闊的設計則是為了水流較多時,能夠?qū)崿F(xiàn)快速流過、迅速排水。
這套排水系統(tǒng)的工藝水平,的確強大得令當時國人咋舌,這種獨特的“V”字形水泥抹面陶瓷貼底的德式排水管,哪怕水量極小,都能保持高速排泄。
而且,對于如何不污染膠州灣,德國人也考慮的很長遠。當時青島中心城區(qū)的污水如果排入前海,會對海灘造成污染;排入后海,則會污染港口錨地。經(jīng)過嚴謹考證,德國技術人員最終將排污點選在團島的最西端,緊靠膠州灣入口的海峽處選定了排污口,該地不僅水深,而且強烈的潮汐海流能迅速把沉淀物沖走。
同時,德國人又在靠近小港的城市最低點設立污水泵站,用電力發(fā)動機驅(qū)動污水加速流動,避免淤積。
雖然德國人的排水系統(tǒng)非常先進,但要說青島“不怕淹”完全得益于這種排水系統(tǒng)也有失偏頗。據(jù)悉,德占時期建造的80公里排水管道,留到今天還發(fā)揮作用的已經(jīng)很少了。這對于如今龐大的城市來說,已經(jīng)是算很小一部分排水設施了。
青島之所以不怕淹,一個重要原因是,青島是典型山、海、城一體的濱海城市,主城區(qū)依山傍海,因地形地勢而建。40%以上地形為山地丘陵,總體地勢西北高、東南低,三面臨海,地下排水管道依勢而建,這種特殊地形使降雨快速匯入大海。
另外,是因為青島在后來的城市發(fā)展中,吸取和承襲了德式排水系統(tǒng)科學的設計理念,廣泛采用雨污分流理念新建管道,并大規(guī)模改造、提升舊有管道。
德國排水系統(tǒng),給青島留下的最大貢獻,就是城市防汛的經(jīng)驗理念。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和各大城市一樣,青島也在擴張,可與好些城市不一樣的是,青島的城市擴容,每一個步驟,都是排水系統(tǒng)先行。排污排水管道鋪好了,其他才跟進。
拿一個官方數(shù)據(jù),上世紀九十年代,青島就有排水管道596公里,這是什么概念?這個數(shù)據(jù)拿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也絕對領先大半一線城市。發(fā)展到今天,青島的排水管道總長,早已超過了三千公里。
有專家表示,德國人對青島的城市建設煞費苦心且著眼長遠。
在德國人看來,青島地下管網(wǎng)建設和污水處理,其實早就不是單純的市政建設,而是事關德國在東亞的“國家形象”,是百年前德國人為了把青島建設成為東亞樣板城市的標志之一。
這段地下排水設施,雖然在本質(zhì)上,不是贈送,而是侵占,是占領,是屈辱。
但它直接奠定了青島城市建設的高起點,無論是技術上、還是理念上,都讓青島“一出生便風華正茂”!
這座城市,從開始建造那一天起,就運用著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理念,最嚴謹先進的技術工藝,并一以貫之繼承了下來。
而“使用了100多年的東西到今天還能用”這一最大事實,對我們當今的“中國制造,青島制造”,也是很大的一個啟示。
復制下方關鍵詞并回復獲取精彩內(nèi)容
丨大衣哥和他老婆都怒了丨青島燒烤界女王丨
丨青島人自提公積金攻略丨媽媽群售假后續(xù)丨
“德國制造”和“中國最不怕淹的城市”,讓青島下水道出名了。
青島在德占時期,德國曾鋪設了80公里的排水管道,目前只剩下2.66公里,中國最不怕淹的城市是真的得益于德國嗎?“德國制造”真的有那么神奇?
1989年,按照《膠澳租借條約》,德國強借青島99年,后來是侵占了17年。德國侵占青島初期,由于青島強降雨,洪水對這個城市的破壞性太強大了。一個是為了避免水災,但同時,德國在青島建造下水道,是有其目的,他們想的是樹立德國在東亞的“國家形象”,也就是給自己的可恥行為樹一塊碑。因此,德國人把當時最先進的技術和材料都運到青島,來建造下水道。
建造下水道,德國是引進了歐洲最先進的“雨污分流”。什么是“雨污分流”?就是把家庭污水、糞便與雨水分開排走,雨水和污水分別排入不同的水道,污水經(jīng)處理后排入近海,雨水就容易排放了。德國人在這方面倒很有耐心,單單從設想到論證就用了5年。不過后來,德國在歐人區(qū)的水下道采用的是“雨污分流”,在華人區(qū)卻用了“雨污合流”。當年,德人共鋪設雨水管道29.97公里,污水管道41.07公里,雨污合道是9.28公里,總共是80公里。除此之外,德國人還利用青島的地理形勢,建造了明溝、暗渠,目的是為了把雨水導流,這樣的排水系統(tǒng)確實就很完善。
現(xiàn)在我們來看下水管道的材質(zhì)、構造及作用:
陶土燒制,長約1米,內(nèi)徑75毫米—450毫米。管道之間接口處有螺旋,管道接通后,用瀝青、麻絲、沙土纏繞、涂密。其作用是堅固、防漏。
管道截面是上寬下窄,下狹窄處貼上瓷片,其作用是加快水流,減少污泥。
管道40米—50米之間,設一個雨水斗或者入孔,其功用是沉淀泥沙。
后來,日本占領青島時期,一段時間,青島的排水系統(tǒng)曾受到破壞,于是,他們就抓來德國戰(zhàn)俘,讓他們來修復排水系統(tǒng)。日本人的模仿能力又特別強,他們在德國鋪設下水道的基礎上,又進行了完善和補充。據(jù)日本人的統(tǒng)計,到1920年3月,他們鋪設的下水道長129.6公里。
1953年,青島對大港緯路明溝進行了大的改造。為什么要改造呢?因為原來這可是一個臭水溝,長600米,寬7米,把青島人熏了幾十年的臭水溝,搖身一變?yōu)榻中幕▓@,明溝改成了暗渠。這可就是“德國制造”留下的后遺癥??!
青島真的是下大力氣在做好這件事,他們對下水道的的重視程度令人敬佩。我們來看一些數(shù)字:
上世紀90年代,青島鋪設排水管道是596公里。
目前,青島市區(qū)已鋪設排水系統(tǒng)3000公里。
這是什么概念??!這也就是為什么在強降雨時期,很多城市都羨慕青島的原因。
青島的下水道的前世今生就是這樣,里面有德國的影子,對德占時期、日占時期,我們是深感痛恨。這也可能就是目前還留有2.66公里“德國造”下水道的部分原因吧——為了記住這段可恥的歷史!
像什么神秘的“油布包”,管道內(nèi)可以跑大卡車啊,等等,這些都把當年的“德國制造”說得太夸大其辭了。
青島的地下水道確實是出名的,因為它的排水系統(tǒng)好。下大雨的時候,一些地方的積水,工作人員去輔助的話,10分鐘就能搞掂,可一些積水深一點的,也得30分鐘。當然與國內(nèi)其他城市相比,青島在這方面確實可以驕傲。
青島下水道這么出色,真實原因是這樣:
青島是海濱丘陵城市,地勢東高西低,南北兩側(cè)隆起,中間低凹,而且是三面臨海,其下水道是依勢而建。有利的地理位置,再加上科學的鋪設管道,這樣的話,雨天的時候,這些積蓄的雨水就可以通過完善的排水系統(tǒng)很快就流入大海。一些較低的地方,據(jù)說半個小時就能排完。
2、青島對排水系統(tǒng)的維護,以及相關的應急措施。
再好的排不系統(tǒng),如果不去維護,久了也會遭到破壞。青島在新中國成立后,鋪設了3000多公里的下水道,這可是一項大工程啊,有了這個基礎,再加上青島日常對排水系統(tǒng)的維護,以及專業(yè)人員的看管,其效果就出來了。
同時,青島的防汛應急措施也是有自己的一套。
當然啦,青島的下水道這么成功,有沒有德國的影子?肯定是有的。德占時期,德國人建造的排水管道是80公里,但這么多年了,年久失修,有不少也過了解年限,所以大部分都被翻建整修,目前,僅有2.66公里是“德國造”,就是在安徽路和大學路這段。影響大嗎?還不到目前青島下水道的千分之一啊。
但是,青島在鋪設下水道吸收和繼承了當年“德國制造”排水系統(tǒng)的一些設計理念,也是廣泛采用了“雨污分流”的模式。當然啦,當年德國人的排水系統(tǒng)是把清潔留給了自己,把臭氣留給了青島人民。今天,青島的排水系統(tǒng)更加科學了。
結論:青島下水道為什么那么出名?起因于“德國制造”,其實是夸大了。出名的原因是他們目前的排水系統(tǒng)幾乎是很多城市羨慕妒忌恨,因為青島不怕淹,或者是青島極少會發(fā)生內(nèi)澇。
多年來國內(nèi)流傳這個個說法,就是山東青島的地下排水設施是1898-1914年德占殖民地時期修建的,因為設計科學,工程質(zhì)量好,直到100多年后的今天還在正常使用,比后來國內(nèi)自建的新型排水系統(tǒng)都更加可靠耐用,而得益于這套設施,青島也是很少發(fā)生市內(nèi)積水的現(xiàn)象,聽起來有些神奇。
首先證實一點,青島市南區(qū)西部、市北區(qū)西南部,目前確實還沿用著德國殖民時期的下水設施,至今已經(jīng)有超過100年的歷史,運轉(zhuǎn)狀況良好。青島在1898年之前不是一個建設完備的大城市,嚴格的說,那時候青島不是一個城市,是數(shù)個沿海的并且不相連的小村落,倒是周邊的即墨和膠州比較發(fā)達,有悠久的歷史。青島作為城市是德國開始占領之后才真正開始高速發(fā)展的,這其中包括鐵路、銀行、工廠,自然也包括了作為城市基礎設施的下水設施。德國人當時是把青島按照德國一個小鎮(zhèn)的標準來精心打造的,施工質(zhì)量頗高。由于德國是近代工業(yè)強國,他們設計的排水系統(tǒng)也代表著當時的先進水平,水準自然是領先于當時中國內(nèi)地城市。需要指出的一點是,設計歸設計,負責施工建造下水設施這些重體力活的,百分之百是中國勞工,德國人可不需要自己動手鋪埋下水管,從這個角度講,要說青島的下水系統(tǒng)全是德國人建造的,不夠準確。
第二點,現(xiàn)在的青島不是百年前的規(guī)模了,德式下水道所在區(qū)域,只是現(xiàn)在青島主城區(qū)的西南方位,大約住著100多萬人口,而1992年往后青島的主城區(qū)已經(jīng)向東移動和擴大了,21世紀之后又向北擴張,并且跨過膠州灣開發(fā)了黃島區(qū),城市面積已經(jīng)遠遠不止于德式下水設施所覆蓋的區(qū)域了。這些后來新開發(fā)的區(qū)域,自然是我們中國人自己設計建造的下水設施,和德國人沒啥關系了。因此說現(xiàn)在青島仍然用德國的下水道不假,運轉(zhuǎn)狀況也良好,但是僅限于主城區(qū)的一部分區(qū)域而已,更廣闊的面積用的是現(xiàn)代化的下水設施,中國自己設計建造的。說100年前的工藝比現(xiàn)在還好,就有些夸張了。
最后得做一個必要的說明,那就是青島的排水狀況和下水設施之間的關系。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青島的確較少發(fā)生大的水患,那一定程度上是因為這個城市本身的排水壓力不大,并不完全是下水設施優(yōu)良的原因。這個道理很容易想明白,中國有句古詩“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所有的大江大河最后是要并入大海的,而青島是個入???,不容易屯水,再加上地處北方降水畢竟有限,所以水患壓力不大。德國設施是經(jīng)久耐用,現(xiàn)在也確實還在發(fā)揮作用,但也不要夸大了百年前下水道的功效。
青島每逢暴雨天,人人都不擔心,照樣上下班,日子一如往常,而這一切自然要歸功于青島排水系統(tǒng)是非常強大的。完善的排水系統(tǒng)讓青島人民面臨多大的暴雨都面不改色,因為青島的排水系統(tǒng)完全可以扛住這些暴雨的猛烈攻勢。比如說之前的一篇媒體報道,青島在經(jīng)歷過21小時的暴雨后,有一個路段有點積水,當排水工人開啟了他們的應急排水閥后,奇跡發(fā)生了,不一會兒積水就沒有了,十分厲害。
青島的排水系統(tǒng),以前只在小部分地區(qū)見效,但是后來新中國成立后,這里的排水系統(tǒng)得到大力的改造,并且學習了他人的先進理念——雨污分流,取長補短,如今總長已超過3000多公里,排水系統(tǒng)的標準也高于國家標準。龐大優(yōu)質(zhì)的排水管道網(wǎng)再加上青島的丘陵地形不易積水,使得青島在狂風暴雨下仍然能立于不敗之地。
歷史上德國曾在青島修建過排水系統(tǒng),但是總長不過80公里左右,如今僅剩2.66公里,并沒有太大的實用價值,而且當時的德國排水系統(tǒng)只是服務于他們自己,他們將污水排到了華人區(qū),導致華人區(qū)幾乎臭氣熏天,不少人飽受折磨。
如今青島的排水系統(tǒng)如此雄霸一方,雖有一部分因素是因為他們雨污分流的先進設計理念,但是更應該歸功于新中國成立后用心打造青島排水系統(tǒng)的人們,他們的努力促使青島的排水系統(tǒng)強大到不僅青島人驕傲,外地人也十分羨慕。
1897年山東發(fā)生巨野教案,清政府簽訂條約把青島給了德國100年,到1914年德國一戰(zhàn)戰(zhàn)敗,青島又歸還了中國,這17年間,德國把青島當做自己的城市建設,很多青島古建筑是德國建造的,一直沿用至今,比如總督府,教堂,八大關等等,城市的下水道工程當時建造的現(xiàn)在還用的很好,他們建的下水道工程標準高,空間大,泄洪能力強
近些年,每當有城市因汛期內(nèi)澇變成“看海勝地”時,青島都會因“中國最不怕淹的城市”標簽飽受贊譽。
青島是典型山、海、城一體的濱海城市,這種特殊地形使降雨能快速經(jīng)地面徑流匯入大海。
青島地處溫帶季風區(qū),降雨時空分布相對均衡,極少出現(xiàn)臺風、連續(xù)強降雨等極端天氣。
青島在城市排水管網(wǎng)系統(tǒng)建設方面投資很大,排水管網(wǎng)建設標準和密度在國內(nèi)處于較高水平。
青島下水道的歷史和今日現(xiàn)實說明:城市下水道就像人體內(nèi)的血管,既要通暢,也要維護,兩者缺一不可。下水道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需要隨時隨地去維護,可能平時民眾不怎么在意,但是他的作用至關重大,希望國內(nèi)的其他城市能夠向青島學習。
其實這是中國人迷信德國貨的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
說是清朝末年,青島是德國的租界,那時候的青島還不是一個城市,還只是一個村落,德國人非常用心的經(jīng)營的這個租界,于是就按照當時城市的標準設計了青島的下水道,然后又冒出一個傳說,說是在青島下水道的關鍵部件處旁邊都有一包油紙包的備件,隨時供青島下水道的更換。
就客觀來說,德國修建的下水道在當時確實是世界一流的,但是青島市從來不內(nèi)澇,得益于是這個德國的下水道,其實大可不必。
現(xiàn)在青島市的面積已經(jīng)遠遠超過了當時的面積,新修建的城區(qū)肯定是中國的下水道。老的下水道其實并不能滿足于現(xiàn)在的城市需求,因為現(xiàn)在城市的下水道網(wǎng)路里面還要鋪設管網(wǎng),100年前可是沒有光纖電信設施的。
青島不內(nèi)澇,其實主要還在于它是一個海濱城市,其實我們看很多海濱城市都不會內(nèi)澇,比如香港深圳,我們就很少聽說他城市發(fā)生內(nèi)澇。
其實個人認為,如果消費者愿意付出與德國貨同樣的價格,其實中國人造的產(chǎn)品可能比德國的人還要好。但是因為德國貨先入為主的觀念,所以中國的產(chǎn)品不得不在性價比上更加苛刻。但就工程來說,目前世界上還沒有哪個國家的工程水平有中國這么高。
我們反對神化德國人的技藝的做法,但是也不能就直接轉(zhuǎn)到抹殺當年人家的先進性的地步。
不可否認的是,如今的青島老城區(qū)的規(guī)劃和建設都與德國人密不可分。
青島的舊稱是膠州。1897年11月14日,德國以巨野教案為借口而出兵青島,并將其占領。
1898年3月6日,清政府與德國簽訂了《膠澳租借條約》,將膠澳等地區(qū)租借給德國,時間長達99年。但隨著德國在一戰(zhàn)的戰(zhàn)敗,民國政府成功于1922年收回青島。
青島被德國人掌控的時間,大概是20多年。在此期間,德國人對青島進行了全面的設計與規(guī)劃,將青島建設成為一個具有的德式風格的現(xiàn)代化城市,也奠定了如今青島的城市格局、建筑風貌。
對于下水道系統(tǒng)的建設,也是由德國開始的。
根據(jù)后世學者的研究,當時的德國人在設計青島下水道系統(tǒng)的時候,采取了“雨污分流”的先進理念,使得雨水通道的壓力被大大地緩解。因此,青島確實很少出現(xiàn)水漫街道的情況。暴雨天氣,積水能夠通過排水系統(tǒng),迅速排向大海。
以上確實是德國人的先進之處。但是,青島下水道系統(tǒng)的成功,也不只是德國專有之功。
在這近一百年來,原有的排水系統(tǒng)也要經(jīng)過改造。目前,德國留下的下水道只有不到三公里,顯然已經(jīng)沒有那么大的意義了。
總而言之,承認德國人當時的先進,與拒絕神化德國人的工藝,這是不矛盾的事。
嘛?好嘛?靠海太近了,下大雨整個城市的水能迅速排到海里,不是下水道的問題,德國人修的地下排水系統(tǒng),當時是先進的,當今社會它落伍了,不先進了,全世界靠海的城市,下再大的雨,也無大內(nèi)澇。
下雨不淹,下水道的設計是一個原因,我覺得青島的地形,地貌是最主要的,1青島是丘陵地帶,2離海很近,就在海邊上。市區(qū)下大雨水多的地方在大窯溝鐵路的橋門洞和河北路的橋門洞子,離海都很近。以上兩個是青島下雨不淹的主要原因,這是任何城市都沒有的大自然的饋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