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一、七子之歌的完整資料!
大型電視紀錄片《澳門歲月》中那首樸素真摯、深刻感人的主題歌,引起觀眾的強烈反響,大家聽了這首歌后不禁潸然淚下,并把它看作迎接澳門回歸的“主題曲”。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這首歌的歌詞并非為澳門回歸而寫的新作,它是七十多年前一首題為《七子之歌》的組詩中的第一篇,其作者就是我校已故教授、著名的愛國學者和詩人聞一多。
那是20年代上半葉,剛剛從清華學校畢業(yè)的聞一多遠涉重洋,到美國留學。從1922年開始,他先后在芝加哥美術學院、柯泉科羅拉多大學和紐約藝術學院學習美術,同時繼續(xù)用大量的精力從事幾年前就開始的新詩創(chuàng)作和文學研究。獨居異域他邦,聞一多對祖國和家鄉(xiāng)產生了深深的眷戀;在西方“文明”社會中親身體會到很多種族歧視的屈辱,更激起了苛業(yè)拿褡遄宰鸚摹U�竊謖庋�謀塵跋攏�乓歡嘈聰鋁恕鍍咦又�琛返榷嗥���枷韁�鰲!鍍咦又�琛返娜�氖牽?
邶有七子之母不安其室。七子自怨自艾,冀以回其母心。詩人作《凱風》以愍之。吾國自尼布楚條約迄旅大之租讓,先后喪失之土地,失養(yǎng)于祖國,受虐于異類,臆其悲哀之情,蓋有甚于《凱風》之七子,因擇其與中華關系最親切者七地,為作歌各一章,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懷祖國之哀忱,亦以勵國人之奮興云爾。國疆崩喪,積日既久,國人視之漠然。不見夫法蘭西之Alsace-Lorraine耶?“精誠所至,金石能開”。誠如斯,中華“七子”之歸來其在旦夕乎?
你可知“媽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請叫兒的乳名,叫我一聲“澳門”!
母親呀,我身分雖微,地位險要。
母親呀,我哭泣號啕,呼你不應。
我們是旅順,大連,孿生的兄弟。
母親,歸期到了,快領我們回來。
這篇組詩作于1925年3月,當時聞一多正在紐約。其序辭中Alsace-Lorraine通譯為洛林地區(qū),位于法國東部浮士山腳下,普法戰(zhàn)爭中割讓給德國,凡爾塞和約后歸還。在詩中,聞一多以擬人的手法,將我國當時被列強掠去的七處“失地”比作遠離母親的七個孩子,哭訴他們受盡異族欺凌、渴望回到母親懷抱的強烈情感。詩歌一方面抒發(fā)了對祖國的懷念和贊美,一方面表達了對帝國主義列強的詛咒。
就在寫完《七子之歌》后不到兩個月,聞一多懷著早日投身到報效祖國行列中去的理想,提前結束了留學生活,于當年5月啟程回國,6月1日乘船到達上海。然而,剛剛踏上祖國土地的聞一多萬萬沒有想到的是,迎接他的是街頭未干的斑斑血跡,兩天前這里剛剛發(fā)生了帝國主義屠殺我示威群眾的“五卅慘案”。被失望乃至絕望籠罩著的聞一多憤然北上,在北京見到了也是從美國回來不久的《現代評論》編輯楊振聲。相同的經歷、共同的感受、同樣的激憤使他們走到一起,聞一多決定把原準備投送《大江季刊》雜志的《七子之歌》及《醒啊》、《愛國的心》等幾首詩作,提前給《現代評論》發(fā)表。1925年7月4日出版的《現代評論》第2卷第30期,刊登了《七子之歌》。11月25日出版的《大江季刊》第1卷第2期也發(fā)表了這首詩,聞一多對詩中個別詞句又作了一些修改。
此時正值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斗爭的高潮,因此《七子之歌》一問世就引起強烈共鳴。一位署名吳嚷的青年讀后,將其推薦在《清華周刊》第30卷第11、12期合刊上轉載,并撰寫附識說:“讀《出師表》不感動者,不忠;讀《陳情表》不下淚者,不孝;古人言之屢矣。余讀《七子之歌》信口悲鳴一闕復一闕,不知清淚之盈眶,讀《出師》、《陳情》時,固未有如是之感動也。今錄出聊使讀者一瀝同情之淚,毋忘七子之哀呼而已。”
但是,由于這篇組詩不在聞一多的兩部著名詩集《紅燭》、《死水》之中,也沒有收入《聞一多全集》,因此,在后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它并不為人們所熟悉。直到1997年慶祝香港回歸祖國的活動中,有人提起了這組作于七十多年前的詩篇。當年4月出版的《清華校友通訊》曾刊登1947級校友施鞏秋題為《重溫七子歌思念聞一多》的文章。隨著澳門回歸祖國日子的臨近,第一節(jié)就詩詠澳門的《七子之歌》更加引起人們的注意。澳門特別行政區(qū)籌委會正式成立后,本報于1998年5月15日在文藝副刊“水木清華”上刊登了《七子之歌》的《香港》、《九龍》、《澳門》、《臺灣》四節(jié)。
1998年初,大型電視片《澳門歲月》的總編導在一次偶然翻閱聞一多詩集時,也發(fā)現了《七子之歌》,即請祖籍廣東中山的作曲家李海鷹為之譜曲。李海鷹一遍遍地吟誦聞一多的詩句,流著淚在一夜之間完成了曲子,他將潮汕民歌的特色融入其中,并從配器上也有意貼近聞一多生活的年代。編導又選中澳門培正中學小學部年僅七歲半的容韻琳小朋友擔任領唱,她以夾帶著濃重澳門鄉(xiāng)音的普通話演唱,與曲調設計渾然一體。后來,《澳門歲月》的總編導感慨地說:“主題歌詞選用聞一多的詩是我們成功的首要因素和關鍵?!?/p>
如今,澳門即將回歸祖國,又恰逢聞一多百年誕辰之際,《七子之歌》的首篇《澳門》在中華大地上再次引起轟動。澳門特別行政區(qū)籌委會澳門委員、主題歌大合唱的指揮陳振華評價說:“這首歌唱出的是是我們靈魂的共鳴,時代的共鳴。澳門很多學校和社會團體都來索要歌譜,澳門同胞要唱著這首歌迎接回歸的一天?!?/p>
參考資料:
回答者:fzldb-同進士出身七級 9-10 08:44
評價已經被關閉目前有 41個人評價
澳門你可知“媽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離開你的襁褓太久了,母親!但是他們擄去的是我的肉體,你依然保管著我內心的靈魂。三百年來夢寐不忘的生母?。≌埥袃旱娜槊?,叫我一聲“澳門”!母親!我要回來,
你可知“媽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請叫兒的乳名,叫我一聲“澳門”!
母親呀,我身分雖微,地位險要。
母親呀,我哭泣號啕,呼你不應。
我們是旅順,大連,孿生的兄弟。
母親,歸期到了,快領我們回來。
回答者:風為誰起為誰止-見習魔法師三級 9-10 08:44
你可知“媽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請叫兒的乳名,叫我一聲“澳門”!
母親呀,我身分雖微,地位險要。
母親呀,我哭泣號啕,呼你不應。
我們是旅順,大連,孿生的兄弟。
母親,歸期到了,快領我們回來。
二、有關香港的知識
香港澳門旅游歌曲完整(奧運會中中國香港隊奪得金牌奏什么歌曲)" title="香港澳門旅游歌曲完整(奧運會中中國香港隊奪得金牌奏什么歌曲)" >
東方之珠-香港香港是亞洲繁華的大都市,有條件優(yōu)越的天然深水港。1842年至1997年是英國的殖民地,1997年7月1日回歸中國。香港是國際重要的金融、服務業(yè)及航運中心,并且以社會廉潔、治安優(yōu)良、自由的經濟體系以及完備的法制而聞名于世。香港是繼紐約、倫敦之后的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并且連續(xù)第18年獲得評級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系,經濟自由度指數排名第一,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富裕、繁榮和生活高水平的城市,素有“東方之珠”、“美食天堂”和“購物天堂”等美譽。全球最富有國家和地區(qū)排名中香港人均GDP45,944美元位列第8。
下轄地區(qū):香港島,九龍半島,新界
著名景點:維多利亞港,迪士尼樂園,海洋公園、金紫荊廣場、銅鑼灣等
機場:香港赤臘角機場和啟德國際機場
火車站:紅磡站、西九龍總站(高鐵站)
主要高校:港大、港中文大學、港科大等
地區(qū)生產總值: 18909.39億元港元(2011年)
香港島▪中西區(qū)▪灣仔區(qū)▪東區(qū)▪南區(qū)
九龍▪油尖旺區(qū)▪深水埗區(qū)▪九龍城區(qū)▪黃大仙區(qū)▪觀塘區(qū)新界▪北區(qū)▪大埔區(qū)▪沙田區(qū)▪西貢區(qū)▪荃灣區(qū)▪屯門區(qū)
▪元朗區(qū)▪葵青區(qū)▪離島區(qū)
人口結構勞動人口宗教信仰語言文字經濟金融
經貿概況與國際地位經濟數據鐵路香港貨幣銀行業(yè)外匯市場股票和債務市場與內地商貿往來政府架構
香港流行歌曲香港電影香港電影獎項香港名人與文化授勛及嘉獎制度今昔教育
基礎教育高等教育及培訓節(jié)假娛樂
公眾假日博彩娛樂盛事之都昂坪360香港海洋公園香港迪士尼樂園衣食住行
購物天堂制衣工業(yè)美味美食傳統食品住宿地區(qū)交通工具名勝古跡
旅游景點介紹宗教文化景點民俗文化景點私人開辦的博物館政府開辦的博物館郊野公園和海岸公園香港國家地質公園香港八景有趣數字展開編輯本段城市概況
中文全稱: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qū),中文簡稱:中國香港英文全稱: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簡稱HKSAR)地理位置:位于珠江口東側,與深圳經濟特區(qū)相連,面朝南中國海。地標建筑:國際金融中心二期、香港中銀大廈、香港國際會展中心。
香港自中國秦朝起明確成為那時的中原王朝領土(狹義的中原,指今河南一帶。廣義的中原,指黃河中下游地區(qū),主要是河南省),前214年(秦始皇二十三年),中國秦朝派軍平定百越,置南???,把香港一帶納入其領土,屬番禺縣管轄。從此時起直至清朝,隨著中原文明向南播遷,香港地區(qū)得以逐漸發(fā)展起來。中國元朝時屬江西行省,元朝時,在香港西南的屯門,在廣州的外港的屯門又設巡檢司,駐軍,防止海盜入侵,拱衛(wèi)廣州地區(qū)。直至19世紀后期清朝戰(zhàn)敗后,領域分批被割讓及租借予英國使其成為英殖民地。 1982年至1984年,中英兩國就落實香港前途問題進行談判,在1984年簽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政府關于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決定1997年7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中方承諾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香港將保持資本主義制度和原有的生活方式,并享受外交及國防以外所有事務的高度自治權,也就是“港人治港、高度自治”。香港是繼紐約和倫敦之后的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是國際金融中心,貿易中心中心和航運中心。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香港經濟和社會迅速發(fā)展,不僅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也是全球最富裕、經濟最發(fā)達和生活水準最高的地區(qū)之一。香港是亞洲重要的金融、服務和航運中心,以廉潔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經濟體系以及完善的法治聞名于世。歷史的變遷,讓香港從一個當年人口只有五千人的小漁村,演變成今天有著“東方之珠”美譽的國際大都會。
香港經濟以服務業(yè)為主,與中國內地及亞太其他地區(qū)關系密切;香港是亞洲最多國際公司設立地區(qū)辦事處的城市,香港也是受旅客歡迎的旅游地點之一,也是舉辦國際會議及展覽的熱門地方。在2005年,香港是全球第十一大服務出口地。與服務貿易有關的主要行業(yè)包括旅游和旅游業(yè)、與貿易相關的服務、運輸服務、金融和銀行服務及專業(yè)服務。
香港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秦始皇統一中國后,先后在南方建立了南海、桂林、象郡三個郡,香港隸屬南??しh,由此開始,香港便置于中央政權的管轄之下。漢朝香港隸屬南??げ┝_縣。東晉咸和六年(公元331年)香港隸屬東莞郡寶安縣。隋朝時香港隸屬廣州府南??毎部h。唐朝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改寶安縣為東莞縣,香港仍然隸屬東莞縣。宋元時期,內地人口大量遷至香港,促使香港的經濟、文化得到很大的發(fā)展。明朝萬歷年間從東莞縣劃出部分地方成立新安縣,為后來的香港地區(qū)。香港島自此由明神宗萬歷(公元1573年)起,一直到清宣宗道光21年(公元1841年)成為英國殖民地為止,該地區(qū)一直屬廣州府新安縣管轄。香港是一個優(yōu)良的深水港,曾被譽為世界三大天然海港之一,英國人早年看中了香港的維多利亞港有成為東亞地區(qū)優(yōu)良港口的潛力,不惜以鴉片戰(zhàn)爭來從滿清政府手上奪得此地以便發(fā)展其遠東的海上貿易事業(yè),從而展開了香港成為殖民地的歷史。
原名《江寧條約》的《南京條約》部分(2張)香港全境的三個部分(香港島,九龍,新界)分別來源于不同時期的三個不平等條約。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后,英國強迫清政府于1842年簽訂《南京條約》(原名稱《江寧條約》),只割讓香港島。1856年英法聯軍發(fā)動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迫使清政府于1860年簽訂《北京條約》,割讓九龍半島,即今界限街以南的地區(qū)。1894年中日甲午戰(zhàn)爭之后,英國逼迫清政府于1898年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強租新界,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結束。新界的租借,讓當時香港的面積擴大了十倍之多。
1841年1月26日: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后,英國強占香港島,事后清政府曾試圖用武力予以收復,道光皇帝為此發(fā)下多道諭旨,但清朝始終不能捍衛(wèi)領土完整。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與英國簽訂不平等的《南京條約》,割讓香港島給英國。 1860年10月24日:中英簽訂不平等的《北京條約》,割讓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地區(qū)給英國。 1898年6月9日: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展拓香港界址條例》,租借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北地區(qū)及附近262個島嶼,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結束)。 1941年12月25日: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日軍進犯香港,駐港英軍無力抵抗,當時的香港總督楊慕琦無奈宣布投降。香港被日本占領。香港維多利亞港夜景
1945年9月15日:日本戰(zhàn)敗后在香港簽署降書,撤出香港。 1984年12月19日:中英簽署關于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落實香港1997年七月一日之后實行“一國兩制”。 1997年7月1日:中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香港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qū)。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基本法》,香港保留原有的經濟模式、法律和社會制度,五十年不變,實行“一國兩制”,除防務和外交事務歸中央政府管制外,香港特別行政區(qū)享有高度自治。
關于香港的地名由來,有三種說法:說法一:香港的得名與香料有關。宋元時期,香港在行政上隸屬廣東東莞。從明朝開始,香港島南部的一個小港灣,為轉運南粵香料的集散港,因轉運產在廣東東莞的香料而出名,被人們稱為“香港”。據說那時香港轉運的香料,質量上乘,被稱為“海南珍奇”,香港當地許多人也以種香料為業(yè),香港與其種植的香料一起,名聲大噪。不久這種香料被列為進貢皇帝的貢品,并造就了當時鼎盛的制香、運香業(yè)。后來香料的種植和轉運逐漸息微,但香港這個名稱卻保留了下來。說法二:香港是一個天然的港灣,附近有溪水甘香可口,海上往來的水手,經常到這里來取水飲用,久而久之,甘香的溪水出了名,這條小溪也就被稱為“香江”,而香江入海沖積
香港(6張)成的小港灣,也就開始被稱為“香港”。有一批英國人登上香港島時就是從這個港灣上岸的,所以他們也就用“香港”命名整個島嶼。直到今天,“香江”仍然是香港的別稱。說法三:因“香姑”而得名。據說,香姑是一位海盜的妻子,海盜死后,她就占據了這個小島。久而久之,人們就把小島以她的名字為名,稱之為“香港”了?,F在仍有人把香港稱作"香江""香海""香島""香州"等。英文名稱來由香港的英文名稱,是照廣州語音,原譯作Heung Kong,香港有很多水上居民讀“香”為"康",所以英文名稱也就隨著改拼為Hong Kong。
香港位于東經114°15′,北緯22°15′,地處華南沿岸,在中國廣東省珠江口以東,由香港島、九龍半島、新界內陸地區(qū)以及262個大小島嶼(離島)組成。香港北接廣東省深圳市,南面是廣東省珠海市萬山群島。香港與香港
本數據來源于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據為準。
西邊的澳門隔江相對,距離為61公里,北距廣州130公里、距上海1200公里。此外,因其人多地少,填海造地成為香港擴展城市建設用地的重要方式之一,是香港的地表每年都會下降3厘米的原因之一。香港三大部分的面積分別是,香港島約81平方公里;九龍半島約47平方公里;新界及262個離島約共976平方公里,總面積約1104平方公里,僅大于全中國面積的萬分之一,土地和水域的管轄總面積2755.03平方公里,水域率59.9%。香港的已發(fā)展土地少于25%,郊野公園及自然保護區(qū)的面積多達40%。
香港屬亞熱帶氣候,全年的氣溫較高,年平均溫度為22.8℃。夏天炎熱且潮濕,溫度約在26~30℃之間;冬天涼爽而干燥,但很少會降至5℃以下。五月至九月間多雨,有時雨勢頗大。夏秋之間,時有臺風吹襲,七月至九月是香港的臺風較多的季節(jié)。香港平均全年雨量2,214.3毫米,雨量最多月份是8月,雨量最少月份是1月。香港位處北半球亞熱帶,背靠亞歐大陸、面向太平洋,形成海洋性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此外,香港市區(qū)高樓集中而密布、人口極為稠密,所形成的微氣候容易產生熱島效應,導致市區(qū)和郊區(qū)有明顯的氣溫差別,高層大廈林立的市區(qū)讓空氣中的“懸浮粒子”較難吹散。香港市區(qū)天氣炎熱的日子變得越來越長。
受自然環(huán)境的限制,香港自然資源匱乏。香港食用淡水的60%以上依靠廣東省供給。礦藏有少量鐵、鋁、鋅、鎢、綠柱石、石墨等。香港鄰近大陸架,洋面廣闊,島嶼眾多。有得天獨厚的漁業(yè)生產的地理環(huán)境。香港有超過150種具有商業(yè)價值的海魚,主要是紅衫、九棍、大眼魚、黃花魚、黃肚和魷魚。香港土地資源有限,林地占總面積的20.5%,草地和灌木地占49.8%,荒地占4.1%,沼澤和紅樹地占0.1%,耕地占6.7%,魚塘占2%,城郊區(qū)建設發(fā)展土地占16.8%。農業(yè)主要經營少量的蔬菜、花卉、水果和水稻,飼養(yǎng)豬、牛、家禽及淡水魚,農副產品近半數需中國內地供應。
香港粗略可分為香港島、九龍、新界東、新界西四部分,詳細一點則可以分為18個區(qū)。香港島:中西區(qū)、灣仔區(qū)、東區(qū)、南區(qū)。九龍:九龍城區(qū)、油尖旺區(qū)、觀塘區(qū)、黃大仙區(qū)、深水埗區(qū)。新界東:北區(qū)、大埔區(qū)、沙田區(qū)、西貢區(qū)。新界西:元朗區(qū)、屯門區(qū)、荃灣區(qū)、葵青區(qū)、離島區(qū)。
一國兩制是當年解決香港問題的創(chuàng)舉,也是香港持續(xù)繁榮的基石。香港擁有自己的標志,也就是區(qū)旗和區(qū)徽,同時香港也擁有與中國內地有別的社會形態(tài)和經濟模式。
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區(qū)旗以紅色作底色,紅白兩色象征一國兩制,中央有一朵五星花蕊的白色洋紫荊花圖案,洋紫荊是香港的象征,盛放的洋紫荊花象征著香港的繁榮,紅色的背景象征著香港永遠背靠祖國。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區(qū)徽是代表香港的徽章。區(qū)徽模仿香港區(qū)旗的設計,內圓有一朵白色洋紫荊花,紅色底色。外圈為白底紅字,寫有繁體中文“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及英文HONG KONG(香港)。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區(qū)徽
香港在回歸后保持自己原有的社會制度和經濟運作模式,香港有獨立的司法制度,香港發(fā)行和流通自己的貨幣港元,獨立發(fā)行郵票(郵票的標記是“中國香港”),在國際體育比賽上,以“中國香港”的名義參與國際體壇的盛事。香港以獨立的身份“中國香港”參加世界貿易組織和很多其他國際組織。香港運行自己成熟的財政和金融體系,也有自己的出入境政策。截至2007年年底,全世界170個國家和地區(qū)的公民或居民可以免簽證進入香港。
在2007年,香港已經回歸祖國十周年。十年里香港穩(wěn)步發(fā)展,依然是“東方之珠”。十年來,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政府與香港市民一起,戰(zhàn)勝了亞洲金融風暴、非典型肺炎等一系列的困難,經濟得到穩(wěn)定、恢復和發(fā)展,民生得以改善?;貧w十年的時刻,香港經濟強勁增長,2006年新股上市的集資額更超越紐約,僅次于倫敦。十年前,國際社會曾憂慮香港前途。1995年,美國《財富》雜志曾刊登《香港之死》的文章,預言香港在回歸后將日漸衰落,但2007年6月28日發(fā)行的《財富》雜志在香港回歸十周年前夕公開發(fā)表文章,坦誠當年的預言完全錯誤?;貧w后的10年,香港經濟結構已明顯轉型:制造業(yè)占本地生產總值的比重,已從1997年的8.3%減至2006年的3.5%。服務業(yè)占本地生產總值的比重則從78.8%上升至87.4%。在1997~2006年期間,香港所有服務業(yè)的凈產值平均每年實質增長2.4%。10年中,香港就業(yè)人數持續(xù)從制造業(yè)轉往經銷貿易業(yè)、金融、保險、地產及商用服務業(yè),以及社區(qū)、社會及個人服務業(yè)。
香港特別行政區(qū)行政長官,可簡稱特首(Chief Executive),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qū)政府首長及香港最高代表;此職位設立于1997年7月1日,大致上相當于以前的香港總督。每屆任期五年,可連任一次。歷任行政長官董建華是香港特別行政區(qū)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
曾于1992年10月被港督彭定康任命為行政局非官守成員,于1996年12月11日在由400人組成的推選委員會當中,擊敗楊鐵梁、吳光正及李福善等三名對手,在香港特別行政區(qū)首屆行政長官競選中勝出,并接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委任為第一位香港特區(qū)首長。2002年2月28日,董建華在無有效對手的情況下自動當選成為第二任行政長官,并于2002年7月1日自動連任;其任期原于2007年屆滿,但董建華在2005年3月10日以健康為理由,向中央人民政府請辭,后于3月12日獲接納。同日,他就任第十屆全國政協的副主席;現任第十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副主席。此外,他是香港足球總會永遠榮譽贊助人。曾蔭權于1967年加入政府,成為二級行政主任,其后曾于不同部門任職。曾萌權
于1995年,出任首位華人財政司,繼任至香港回歸后,于2001年接替陳方安生出任政務司司長。2005年3月,時任行政長官董建華以健康理由辭職,曾蔭權遂在行政長官補選中自動當選,并且于同年6月24日宣誓成為第2任行政長官。2007年3月25日,他在第三屆行政長官選舉中以649票對123票擊敗對手梁家杰,連任成為新一屆行政長官,并于4月2日獲中央人民政府任命,2007年7月1日宣誓就職。任期延至2012年屆滿。
香港特區(qū)政府統計處數字顯示,2011年中香港人口臨時數字為711萬人。統計顯示,以出生人數減去死亡人數計算,2008年底至2009年底的人口自然增長為41900人。不過,同期香港居民人口凈遷移人數(即移入減移出)為凈移出4400人,從而抵消了部分人口增長。因此,香港的整體人口增加為37500人。[1]在2010年年初,香港總人口709.76萬,包括約21萬名流動居民,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6420人,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城市之一,市區(qū)人口密度平均高達每平方公里21000人。香港的人口絕大多數為華人,大部分原籍廣東,主要說廣州話(粵語),但英語很流行,說潮州話和其他方言的人也不少。新界土著居民很多說客家話。近年普通話甚流行,一般機關和機構也鼓勵應用。居于香港的外籍人士數目相當多,共有約517560人,人數最多的國籍首三位如下:菲律賓(130810)、印尼(114020)和泰國(28360)。大部分香港人都住在高樓大廈,因此香港在高人口密度的同時,仍然能保留大量未開發(fā)的郊野土地。從1990年代中期至今,香港本地人口都是女多男少,女性居民的數字多于男性居民,而且這個差距在繼續(xù)拉開。香港的出生率在全世界225個國家及地區(qū)中是最低的,1990年代以后,每一千人中只有6至7個新生嬰孩,每名香港婦女只出生0.91個嬰孩,再加上平均預期壽命的增長,人口將越趨老化。估計到了2033年,香港65歲及以上的人口將有27%,相對2003年的11%,這是一個極高的人口老化增長率。這些發(fā)展影響到香港政府今后的城市發(fā)展規(guī)劃。[2]
截至2005年12月,全港勞動人口360多萬人,其中男性占55.2%,女性占44.8%。大部分就業(yè)人口(85.3%)從事服務行業(yè),其中從事批發(fā)、零售、進口與出口貿易、飲食及酒店業(yè)的占34.4%;運輸、倉庫及通訊業(yè)10.5%;金融、保險、地產及商用服務業(yè)占15%;社區(qū)、社會及個人服務業(yè)占26%;從事制造業(yè)的只占5.3%
世界各大宗教在香港幾乎都有人信奉。華人主要信仰佛教、道教。香港寺院共有360多間,公共廟宇有40座,天后廟宇24座,1841年已設羅馬天主教香港特別行政區(qū)主教傳教區(qū)。1991年,香港天主教徒約有25.8萬人。天主教會在香港辦有學校、醫(yī)院和社會服務中心。基督教1841年傳入香港,現已有50多個宗派,信徒28.5萬人。它在香港也興辦學校、醫(yī)院和社會服務中心等機構。其他宗教還有:伊斯蘭教教徒約5萬人,其中半數以上是華人,印度教教徒約1.2萬人;還有少數錫克教和猶太教徒。
目前香港的法定語言(不稱作“官方語言”)是中文和英文,而政府的語文政策是“兩文三語”,即書面上使用中文白話文和英文、口語上使用粵語(俗稱廣州話)、普通話和英語。香港華裔人口中主要使用廣東話,而非華裔人口則多以英語作交際語。香港大部分居民都并非本地原居民,從中國內地、以至世界各地遷居的人,都會把自己故鄉(xiāng)的語言帶到香港。另外香港文化也受世界各地的潮流所影響。因此,在香港所見的語言遠不止廣州話和英語。
迷人的香港夜景(7張)由于中國內地推行簡化字的時候,香港還是英國的殖民地,因此香港最普遍使用的漢字書體是繁體中文。隨著香港人與中國內地交流日益頻繁,香港人普遍認識常用的簡體字。市面上也不難看見為外地旅客而制作的簡體字標語和指示牌。部分學校容許學生在使用中文作答的功課及考試中,使用簡體字作答??荚u局也容許學生在公開考試中,使用合乎中國國家規(guī)范(即在1986年由中國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所頒布的《簡化字總表》中)的簡化字。
香港是一個自由港,除了煙、烈酒和動力用的燃油(汽油、柴油等)之外,香港不對其他進口物品征收關稅。香港是亞太地區(qū)乃至國際的金融中心、國際航運中心、地區(qū)貿易中心,擁有鄰近很多國家和地區(qū)是不可替代的優(yōu)越地位。時至今日,香港已成為世界第11大貿易實體。以吞吐量計算,香港的貨柜(集裝箱)港口更是全球最繁忙的貨柜港口之一。以乘客量和國際貨物處理量計算,香港國際機場是世界最繁忙的機場之一。以對外銀行交易量計算,香港是世界第15大銀行中心。以成交額計算,香港是世界第六大外匯交易市場。以市值計算,香港股票市場是亞洲第二大市場。香港是亞太地區(qū)的交通、旅游中心之一。公共交通系統以鐵路、小輪、公共汽車等組成的運輸網,幾乎伸展到港內每一角落。香港是重要的國際商港,航運業(yè)發(fā)達。目前已與186個國家和地區(qū)的472個港口有航運往來,形成了以香港為樞紐,航線通達五大洲、三大洋的完善的海上運輸網絡。從香港到世界各地有28條航線。香港也是進入內地經商和旅游的大門。2005年,香港居民返回內地的次數約6270萬人次,外地旅客經香港進入內地的次數共400萬人次。每日有128班輪船、約100班航機、超過400班列車及40200架次的車輛穿梭香港和內地。
三、奧運會中中國香港隊奪得金牌奏什么歌曲
1、奧運會中中國香港隊奪得金牌奏《義勇軍進行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2、中國臺北要是獲得金牌奏《義勇軍進行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3、《義勇軍進行曲》是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的歌曲,是電影《風云兒女》的主題歌,被稱為中華民族解放的號角,自1935年在民族危亡的關頭誕生以來,對激勵中國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后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